违法建筑物抵押合同是指将违法建筑物作为质押物进行贷款。违法建筑物是指没有经过合法审批,擅自修建的房屋。这些房屋通常没有合法的所有权证明文件,所以不具备合法的房产质押权。
违法建筑物抵押合同能否成立
根据《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民事权利行为应当有法定的客体”。没有合法的所有权证明文件的违法建筑物,并不符合法定的客体要求,因此违法建筑物抵押合同是不能成立的。
根据《物权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本法未规定的财产,无权设定物权或者处分”的,即没有规定的财产不能设定物权或者处分。由于违法建筑物属于没有合法所有权证明文件的财产,因此不能设立物权或处分。
违法建筑物抵押合同存在的法律风险
违法建筑物抵押合同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一旦借款人违约,银行以违法建筑物作为质押物的情况将难以维持正当利益。因为违法建筑物抵押合同是不符法律要求的,不具备合法的房产质押权,银行在讨要权益时将难免陷入司法困境,导致无法追回欠款。
银行在进行房贷业务时会严格审核抵押物的所有权证明及产权状况。如果借款人使用违法建筑物进行贷款,将难以通过审核,从而无法成交房贷业务。
如何规避违法建筑物抵押合同的法律风险
对于银行,应增加抵质押物审核力度,对违法建筑物进行甄别。对于贷款人,应在购房时严格遵守当地的规章制度,购买具有合法所有权证明文件的房产。否则,即使违法建筑物抵押合同已成立,其所带来的风险依然存在。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减少违法建筑物的出现。这不仅可以规避违法建筑物抵押合同的法律风险,也对于保障市场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尽管违法建筑物抵押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资金不够用的问题,但其合法性不被认可,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银行、贷款人、监管部门都应加强相关管理,遵守当地的规章制度,以规避违法建筑物抵押合同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