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合同体系在起到关键作用。为规范建筑施工过程中各方面合同的签订和执行,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减少争议,对建筑施工单位和业主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建筑施工单位合同体系进行解析,并提供一些借鉴费用。
一、建筑施工单位合同体系
建筑施工单位合同体系包括以下五大类合同:
1.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即由建筑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的,由建筑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全面承包,负责工程设计、施工和交办使用的合同。
2.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承包合同:即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下,由建筑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的,对建筑工程实施分部分项工程承包的合同。
3.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即由建筑施工单位与工程劳务分包方签订的,由劳务分包方负责派遣工人对建筑工程实施劳务分包承包的合同。
4.建筑工程材料供应合同:即由建筑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方签订的,对建筑工程所需材料供应的合同。
5.建筑工程设备租赁合同:即由建筑施工单位与设备租赁方签订的,对建筑工程所需设备租赁的合同。
二、建筑施工单位合同法律效力
建筑施工单位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执行。在未经协商一致情况下,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修改、终止合同。
三、费用借鉴
以下为建筑施工单位合同中常见费用的借鉴费用:
1.设计费:根据项目规模和设计要求,设计费一般在工程总造价的2%~5%之间。
2.材料费:建筑材料种类繁多,费用也各异,建筑材料费用一般占工程总造价的25%~45%。
3.施工费:施工费用根据不同工程难度和地区的不同有较大差别,一般在工程总造价的50%~60%之间。
4.税费: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缴纳的税费包括增值税、所得税、印花税等,根据政策和规定的不同有所差别。
建筑施工单位合同体系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规范和保障有着重要意义。在签订合同时,双方需要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保证双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在确定费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政策提交合理的预算,避免后期费用超支和纠纷的发生。
建筑施工单位合同类型及价格借鉴
建筑施工单位合同类型及其费用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合同类型对于建筑施工进度、质量、风险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签订合同前,业主应该仔细了解不同类型合同的特点,选取最适合自己的合同类型。
一、总承包合同
总承包合同是业主向一家施工单位全权承包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承担生产组织和技术质量的全部责任,并由其自行承包完成。在此类型合同中,业主只需与施工单位签订一份合同,便能将全部工程承包给对方。
总承包合同的较大优点是业主无需与各种专业承包商单独签订合同,可以减少合同数目和工程管理难度。但是,由于合同主体只有一家施工单位,如果发生质量问题,业主将无法进行责任追究。
总承包合同的费用借鉴:根据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复杂度不同,总承包合同费用一般会在1亿元以上。
二、分包合同
分包合同是指施工单位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在自己的进度管理下,将工程中的一部分施工、供应、安装、调试等分派给具有相应能力和资质的分包承包商进行合作完成。在此类型合同中,业主除与总承包商签订合同外,还需与各专业分包承包商签订合同。
分包合同的优点是能够将工程分担给不同的专业承包商,缩短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并能保证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但是,分包合同也存在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如果出现合同争议,需要业主与不同的承包商进行协商和解决。
分包合同的费用借鉴:根据工程所需的专业承包商数量和规模不同,分包合同费用一般会在5000万元以上。
三、建设管理合同
建设管理合同是指业主按照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要求,委托独立的建设管理机构对项目的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协调。这种类型的合同主要是针对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需要全过程管理时采用。
建设管理合同的优点是业主能够委托专业的管理机构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达到业主的要求。但是,此类型合同的缺点是费用较高,一般适用于工程规模比较大的情况。
建设管理合同的费用借鉴:根据工程建设的规模和复杂度不同,建设管理合同费用一般会在5000万元以上。
在选取合同类型时,业主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工程建设情况进行选取,同时要提前了解各种合同类型的优缺点及费用情况,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建筑施工单位合同通用条款及费用解析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建筑工程建设活动中最基本的合同,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法律依据,完整的合同条款可保护施工单位及业主双方的合法权益。本文将针对建筑施工单位合同通用条款及其费用进行解析。
建筑施工单位合同通用条款
合同名称和目的
施工单位合同的名称应简明扼要,准确反映其活动的性质和范围。建筑施工单位合同是专门针对建筑施工单位的合同名称。合同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建筑施工单位应执行的主要任务,保证工程建设按照合同完成,同时确保业主按期按质交付建设工程的价款。
合同范围
合同范围描述了建筑施工单位在履行合同时要承担的工作内容,包括施工过程管理、进度控制、质量要求、安全保障等。在合同范围中要明确施工单位的义务和权利,业主的义务和权利,以及施工单位和业主间的协作机制。
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
合同价款是指业主向建筑施工单位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管理费用、利润等。支付方式通常采用分期付款,工程进度符合要求后交付定额进度款。如若进度款未按期支付,建筑施工单位可要求停工。
违约责任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若一方违背合同条款,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应承担违约责任。建筑施工单位的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质量未达到合同要求,造成对业主的经济损失或损害业主人身安全,延误工期等。业主的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未按期支付工程款,未按质量要求验收工程,提出无理要求等。
建筑施工单位合同费用解析
建筑施工单位合同总费用借鉴
费用名称 | 费用金额(借鉴) |
---|---|
直接成本 | 1000元/平方米 |
间接成本 | 200元/平方米 |
管理费用 | 100元/平方米 |
利润 | 100元/平方米 |
直接成本
建筑施工单位直接成本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设备使用费用等。通常直接成本在施工合同中占比较高,施工单位的绩效评价也与直接成本控制的效果密切相关。例如:按照市场竞争性调节所得的到的建筑工程各行/业(门类)的主材直接成本以及工人資質依據,‘水电材料’的设施材料,预算的直接成本计算出来是每平米1000元。
间接成本
建筑施工单位间接成本包括:备品备件费用、安全防护费用、管理费用、水电气费用、临时设施费用等。间接成本是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要的费用,有效的控制可以降低不必要的开支,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利润。
管理费用
建筑施工单位管理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设备费用等。管理费用是建筑施工单位为保证工程按期按质完成所必须的费用,例如:建筑施工单位有10名管理人员,每人每月工资为3000元,则每平方米的管理费用为100元。
利润
建筑施工单位的利润是施工单位在承接工程时预留的利润部分,也是施工单位维持自身发展及扩大规模的重要资金来源。建筑施工单位的利润大小取决于市场供需情况和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等因素。
建筑施工单位合同的条款和费用对于建筑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和业主等合同双方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制定合同,并保证合同条款和费用的严格执行。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加深对建筑施工单位合同及其费用的理解,提高发扬施工单位的效益提供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