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热点,正逐渐成为未来建筑的主流趋势。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和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造价管理也需要得到相应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将从装配式建筑项目造价管理的定义、特点、难点以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一、装配式建筑项目造价管理的定义
装配式建筑项目造价管理是指在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针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和管理,包括各个造价活动的计划、编制、监督和控制,旨在提高装配式建筑项目效益,降低造价风险。
二、装配式建筑项目造价管理的特点
1.高度的标准化、模块化和预装式施工,需要根据其特殊性进行差异化管理;
2.需兼顾新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清晰的合同条款和规定、高水平的效益及合理的造价;
3.需要保证良好的协同管理以及合理的利润分配;
4.需要遵守政府的相关法律和制度,保证合规性;
5.可能出现部分材料和工序无法实现模块化,导致工程量难以估算等问题。
三、装配式建筑项目造价管理的难点
1.装配式建筑相对传统建筑来说,施工阶段的材料和工时都大幅减少,但是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和构件本身的价格较高,需要在实施中做好成本控制;
2.可重复使用的标准化材料和组件,需要建立专业化的材料采购和库存管理机制,以保证及时找到适当材料,减少闲置或损失,并提高利润;
3.因为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式是工厂现场生产,轻松实现全面的质量控制,但是这样的施工方式受到地域限制,对工厂现场的质量控制也必须存在保障;
4.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出现部分工序难以实现标准化施工,成本局限很大,需要逐一设计和计算成本风险,回避价格认证问题。
四、装配式建筑项目造价管理的解决对策
1.定制化设计,尊重施工工艺,优化材料的使用,缩小建成成本范围;
2.优化物流器材布置,合理计算各项成本风险,深入跟踪盈亏情况,适当规避风险;
3.合理规划可重复使用的标准化材料和组件,建立完善的采购和仓储管理体系,确保及时找到适当的材料,减少库存成本风险;
4.对于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有严格的要求,设备是否上规格机器,工人是否有资质证明等关键之处要做到审核合格,深入工地管理等;
5.遇到部分工序难以实现标准化施工的情况,应仔细核算各项成本风险,逐一进行设计和计量等成本风险控制手段,回避价格认证问题。
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保证项目的安全和质量,早期的细节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未来,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建筑市场对于现代化和物廉价美足以实现民族跨越的建筑方法不断上升,而装配式建筑的降低建成成本和缩短工期等优势,将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市场。因此,对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造价管理,相关部门也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和规划,以期实现较高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标准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