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合同中的“双控”指的是投资控制和造价控制,而“双控费”则是指为实现“双控”目标而支付给专业询问机构或人员的费用。本文将围绕建筑合同中的双控费展开,解释其定义、内容、计费方式、常见争议点以及如何规避风险等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双控费”这一概念。
问答环节:
1. 什么是建筑合同的双控费?
答:建筑合同的双控费,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投资控制和造价控制目标,委托专业询问机构或人员进行项目管理、工程询问等服务而支付的费用。
2. 双控费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答:双控费的具体内容会根据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以及合同约定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项目管理服务费: 包括项目策划、计划制定、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费用。
工程询问服务费: 包括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询问、施工图设计询问、招标代理、造价询问、工程监理等方面的服务费用。
其他服务费用: 例如,与项目相关的法律询问、财务询问、税务询问等费用,以及因项目需要而产生的差旅费、通讯费、资料费等。
3. 双控费的计费方式有哪些?
答:双控费的计费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固定总价: 即在合同中约定一个固定的总金额作为双控费,无论实际发生的费用是多少,都按照这个总金额支付。这种方式简单明了,但缺乏灵活性,如果实际发生的费用超过了约定的总金额,询问机构或人员可能会有所保留,影响服务质量。
成本加酬金: 即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酬金作为双控费。这种方式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询问机构或人员的实际工作量,但需要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核算,否则容易产生争议。
固定费率: 即按照一定的费率乘以工程造价或投资额作为双控费。这种方式比较常见,操作也比较简单,但费率的确定需要考虑项目的具体情况,否则容易出现偏高或偏低的情况。
其他方式: 例如,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计费方式,或者根据询问机构或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奖励或惩罚。
4. 双控费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哪些争议点?
答:双控费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以下争议:
费用构成不明确: 合同中对双控费的具体构成缺乏明确约定,导致结算时双方对费用的认定存在分歧。
费用标准不统一: 近来尚无统一的双控费收费标准,不同的询问机构或人员收费标准差异较大,容易引发争议。
费用支付条件不明确: 合同中对双控费的支付时间、支付方式、支付条件等缺乏明确约定,容易导致拖欠费用等问题。
服务内容与费用不匹配: 询问机构或人员提供的服务内容与实际收取的费用不匹配,例如服务内容不完整、服务质量不达标等。
5. 如何规避双控费的风险?
答:为了有效规避双控费的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明确合同约定: 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双控费的定义、内容、计费方式、支付时间、支付方式、支付条件等,避免产生歧义。
选取合适的询问机构或人员: 应选取具有相应资质、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询问机构或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考察和了解。
加强过程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询问机构或人员的监督管理,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确保其提供的服务符合合同约定。
妥善处理争议: 如果发生争议,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
双控费是建筑合同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重视双控费的相关问题,通过明确合同约定、选取合适的询问机构或人员、加强过程管理等措施,有效规避风险,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