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白帝山高速公路项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连接桂林、河池三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项目概况、建设意义、工程亮点、社会影响等方面,对广西白帝山高速公路项目进行全面解读。
一、项目概况: 打通桂西北交通“大动脉”
广西白帝山高速公路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年)》中“1环12横13纵24支线”高速公路网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桂林、河池三市的重要通道。项目路线起于桂林市平乐县,与规划的灌阳至平乐高速公路相接,途经恭城瑶族自治县、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终于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与汕昆高速公路相交,全长约178公里,总投资约360亿元。
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全线共设桥梁100余座,隧道40余座,桥隧比高达60%以上,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二、建设意义: 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广西白帝山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
白帝山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将结束融水、罗城两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打通桂西北地区通往桂林、柳州等中心城市的快速通道,形成桂林、河池三市之间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对完善广西高速公路网布局,构建“一小时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
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释放发展活力
白帝山高速公路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龙胜龙脊梯田、资源八角楼、融水贝江等众多知名景区。高速公路的建成将极大改善沿线交通条件,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3.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脱贫攻坚
白帝山高速公路途经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有效改善沿线交通条件,促进人员、物资、信息流动,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4.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白帝山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加强桂林、河池三市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产业协作和资源共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广西打造西南地区开放发展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程亮点: 科技赋能打造品质工程
广西白帝山高速公路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等诸多难题,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打造了一批品质工程,展现了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进水平。
1. 克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挑战工程建设极限
白帝山高速公路项目穿越云贵高原边缘,地形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项目建设者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和边坡防护技术,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多座高风险隧道和桥梁的建设。
2. 应用智能建造技术,打造智慧高速公路
白帝山高速公路项目积极应用BIM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智慧工地。同时,项目还将建设智慧服务区、智慧隧道、智慧路灯等设施,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智慧高速公路。
3.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环保工程
白帝山高速公路项目穿越多个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项目建设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采取“避让、减缓、修复”的措施,较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打造绿色环保工程。
四、社会影响: 绘就发展新画卷
广西白帝山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沿线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1.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收
白帝山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建筑、建材、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也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外销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2. 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生活品质
白帝山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缩短了沿线地区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方便了群众出行,提升了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了民生福祉,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3.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白帝山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为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了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新业态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西白帝山高速公路项目是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是广西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信随着项目的建成通车,必将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