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这座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千年古城,素有“华南地区客家大盆地”之称。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兴宁饱受水资源短缺和水旱灾害的困扰。近年来,兴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坚持“兴水利、惠民生”的发展理念,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本文将深入探讨兴宁水利工程建设的背景、主要项目、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展现兴宁人民治水兴水的决心和智慧。
一、兴宁水利工程建设的背景
1.1 地理环境与水资源现状
兴宁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境内河流众多,但多为山区性河流,河短流急,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且开发利用率较低。
1.2 水资源短缺与水旱灾害
长期以来,兴宁市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旱灾害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用水需求不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受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1.3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历史上,兴宁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防洪抗旱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和水旱灾害威胁。
二、兴宁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项目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和水旱灾害挑战,兴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坚持“兴水利、惠民生”的发展理念,将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任务,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
2.1 大型水库建设
兴宁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大型水库建设,增强水资源调蓄能力。其中,合水水库是近来兴宁市在建的较大水利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兴宁市及周边地区城乡生活、工业用水需求,并为下游提供生态流量保障。
2.2 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兴宁市高度重视中小型水库安全运行,持续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水库防洪抗旱能力。近年来,完成了径心水库、永丰水库、双龙潭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有效保障了水库安全和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3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为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兴宁市大力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推广应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实现节水增效。宁江河灌区、罗浮河灌区等一批灌区完成改造后,灌溉面积和灌溉保证率大幅提升,有效缓解了农业用水压力。
2.4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兴宁市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集中供水工程,推广使用高效节水设施,让广大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2.5 水生态文明建设
兴宁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推进河湖生态修复,打造水清岸绿的美丽家园。
三、兴宁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成就
经过多年努力,兴宁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水资源保障能力和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1 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大型水库建设有效增加了水资源调蓄能力,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提高了水库供水安全保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升了农业用水效率,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3.2 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明显提升
水利工程建设增强了防洪排涝能力,提高了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3.3 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河湖生态功能逐步恢复,为人民群众创造了更加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3.4 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为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了保障,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为工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水资源保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兴宁水利工程建设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兴宁市水利工程建设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水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兴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
4.1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2 加快智慧水利建设,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智慧水利建设,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4.3 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人水和谐的美丽家园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河湖,打造人水和谐的美丽家园。
4.4 深化水利改革,激发水利发展活力
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激发水利发展活力,形成多元化水利发展格局。
兴宁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生态工程。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兴宁水利事业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新兴宁提供更加坚强的水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