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旭工程师,您好!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个人经历吗?是什么原因让您选取了水利工程这一行业?
大家好!我叫赵旭,1985年生于吉林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对家乡的河流、水库充满了好奇,也亲眼目睹过洪水带来的灾害。那时我就暗下决心,长大后要为家乡的水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2003年,我如愿考入了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开始系统学习水利工程知识。毕业后,我毅然回到了家乡吉林,进入吉林省水利厅工作,至今已有15个年头了。
2. 十几年来,您一直奋战在吉林水利工程建设一线,能谈谈您参与过的主要项目以及取得的成果吗?
这些年来,我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水利工程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倾注了我和同事们的心血。例如:
引松供水工程: 作为国家重点水利工程,该工程旨在解决吉林中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参与了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工作,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吉林西部供水工程: 该工程是吉林省历史上投资规模较大、受益范围最广、建设标准较高的水利工程。我参与了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嫩江干流治理工程: 该工程对于维护嫩江流域防洪安全、保障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参与了工程的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为工程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在这些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克服了许多技术难题,也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例如,在引松供水工程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隧洞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吉林西部供水工程中,我们研发了新型的管道防腐技术,延长了工程使用寿命。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吉林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也为其他地区的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3. 您认为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哪些因素至关重要?
我认为,要建设好水利工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从流域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制定规划,合理布局工程,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
坚持质量第一,确保安全。 水利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检验。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中都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推动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4. 从事水利工程工作多年,您较大的感触是什么?
水利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行业精神,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吉林水利事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看到自己参与建设的工程发挥效益,造福一方百姓,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
水利工作也充满了挑战和艰辛。野外作业环境恶劣,经常需要顶着烈日、冒着严寒,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但每当看到工程顺利完工,听到群众的赞扬,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了。
5. 您认为吉林省水利事业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吉林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等问题依然突出,水利发展任重道远。
未来,吉林省水利事业发展方向是:
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建设节水型社会。 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各领域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高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水生态环境。 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水土保持和水污染防治,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建设美丽幸福河湖。
6. 对于有志于从事水利工程工作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建议?
水利工程事业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欢迎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对于想要从事水利工作的年轻人,我有几点建议:
树立远大理想,热爱水利事业。 水利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真正热爱这份事业,才能坚持下去,并做出成绩。
打好专业基础,掌握扎实技能。 水利工程涉及多个学科,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工作。
培养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水利工作环境艰苦,需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赵旭工程师是新时代水利人的出色代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水利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