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文库
居间协议无效,认清陷阱,维护权益文库下载

居间协议无效,认清陷阱,维护权益

上传时间:2024-08-19 19:09:36文件大小:10-20K作者:投稿用户

居间协议是现代商业活动中常见的协议类型,但其中也暗藏着许多陷阱,导致协议无效。本文将深入浅出地解析居间协议无效的常见情形、法律后果以及如何预防,帮助您认清陷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 什么是居间协议?

居间协议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协议。简单来说,居间人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想要达成交易的双方。

例如:

房屋中介公司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促成房屋买卖合同的签订。

人才中介公司为求职者和招聘企业牵线搭桥,促成劳动合同的签订。

二、 居间协议无效的常见情形

虽然居间协议在商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并非所有协议都具有法律效力。以下几种情形下,居间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1. 协议主体不合格

居间人:根据法律规定,一些主体不能作为居间人,例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等。

委托人:委托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否则协议无效。

2. 协议内容违法

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例如,协议约定由委托人承担所有税费,但相关法律规定该税费应由居间人承担。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例如,协议标的物为违禁品、走私物品等。

3.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

居间人与一方恶意串通: 例如,居间人与卖方串通,故意隐瞒房屋质量问题,欺骗买方签订合同。

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例如,居间人与委托人串通,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交易,损害国家利益。

4. 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欺诈: 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订立合同。

胁迫: 一方以威胁、要挟等手段,迫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订立合同。

5. 违反法定形式

一些特殊的居间协议需要采用书面形式,例如涉及不动产的居间协议。如果未采用书面形式,则协议无效。

6. 其他导致协议无效的情形

委托事项无法实现: 例如,委托人委托居间人寻找已经不存在的物品。

协议约定的居间报酬明显不合理: 例如,居间报酬明显高于市场价。

三、 居间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

如果居间协议被认定为无效,将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 协议自始无效或自宣布无效时无效

自始无效: 指协议从订立之初就因不符合法律规定而无效。

自宣布无效时无效: 指协议在订立时有效,但由于某些原因,在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宣布其无效后,协议才归于无效。

2. 返还财产

无效协议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协议双方应返还因履行协议取得的财产。例如,委托人应返还居间人已支付的居间费用,居间人也应返还委托人已支付的定金等。

3. 赔偿损失

如果一方因协议无效而遭受损失,可以要求另一方赔偿损失。例如,委托人可以要求居间人赔偿因其提供虚假信息而造成的损失。

四、 如何预防居间协议无效?

为了避免居间协议无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议您注意以下几点:

1. 选取正规的居间机构和人员

在选取居间机构和人员时,应选取信誉良好、经验丰富的机构和人员,并查验其相关资质证明。

2. 签订书面协议

为了避免日后发生争议,建议签订书面的居间协议,并对协议内容进行明确约定。

3. 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在协议中应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例如居间人的服务内容、委托人的配合义务、居间费用的支付方式等。

4. 仔细审查协议内容

在签订协议前,应仔细审查协议内容,特别是免责条款、违约责任等条款,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5. 保留相关证据

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例如沟通记录、付款凭证等,以便在发生争议时维护自身权益。

居间协议作为一种常见的商业协议,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陷阱,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协议无效,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签订和履行居间协议时,应提高警惕,增强法律意识,避免落入陷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借鉴,不构成法律建议。具体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询问专业律师。

声明:您下载的是此内容的电子档,本站仅提供免费下载服务,不对下载内容质量做任何承诺,有疑问可以联系客服。该内容系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以上数据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合而成,仅供用户参考。建议您使用前再次确认数据真实准确性,您的任何决策由您自行承担风险。免费咨询入口

相关合同、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