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文库
福安水利工程,守护绿水青山,润泽闽东大地文库下载

福安水利工程,守护绿水青山,润泽闽东大地

上传时间:2024-08-29 10:53:24文件大小:10-20K作者:投稿用户

福安,福建省宁德市下辖县级市,地处闽东沿海,依山傍海,水系发达。然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也使得福安面临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等挑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造福一方百姓,福安市历届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水利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深入探讨福安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未来展望,展现其在保障供水安全、防洪减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 福安水利工程发展历程:从“靠天吃饭”到“科学治水”

福安水利工程建设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唐宋时期,当地人民就开始修建小型水利设施,如水渠、水塘等,用于灌溉农田。明清两代,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福安水利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一些较大型的水库、堤坝相继建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安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福安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兴修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如:

1958年建成的穆阳溪水库: 这是福安历史上第一座大型水库,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最早建成的中型水库之一,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防洪灌溉效益。

1970年建成的溪柄洋水库: 这座水库的建成,有效缓解了福安城区及周边地区的用水紧张问题。

1998年建成的白马港水库: 作为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白马港水库的建成,标志着福安水利工程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进入21世纪,福安水利工程建设更加注重科学规划、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福安市积极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科学调度,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 福安水利工程主要成就:守护绿水青山,润泽闽东大地

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福安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水利工程在保障供水安全、防洪减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保障供水安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福安水利工程有效解决了当地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近来,全市已建成各类水库100多座,总库容超过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30多万亩,为农业丰收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同时,福安市还建成了覆盖城乡的供水管网,日供水能力超过10万吨,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用水需求。

2. 防洪减灾,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福安地处闽江下游,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区。福安市不断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建成了一批防洪堤坝、排涝泵站等设施,有效提高了防洪减灾能力。例如,2021年,面对台风“烟花”带来的强降雨,福安市水利部门提前预警、科学调度,有效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福安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福安市积极推进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了一批生态河道、湿地公园等,有效改善了水生态环境。例如,位于福安市区的阳岐河,经过综合治理后,水质明显提升,河道两岸绿树成荫,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 福安水利工程未来展望:科技赋能,智慧治水

面对新时代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福安市将继续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赋能为支撑,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

1.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福安市将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同时,加强工业、生活节水管理,鼓励发展节水型产业,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2. 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福安市将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孪生流域”,实现水资源的智能监测、预警、调度,提高水利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3. 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

福安市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河湖生态修复等工作,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水网,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水生态画卷。

声明:您下载的是此内容的电子档,本站仅提供免费下载服务,不对下载内容质量做任何承诺,有疑问可以联系客服。该内容系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以上数据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合而成,仅供用户参考。建议您使用前再次确认数据真实准确性,您的任何决策由您自行承担风险。免费咨询入口

相关合同、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