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的摇篮。千百年来,人类逐水而居,依水而兴。水患的阴影也如影随形,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在福建省晋江市,这条母亲河既哺育了两岸儿女,也曾带来过洪水的肆虐。为了彻底告别水患,造福子孙后代,晋江人民世代期盼,终于迎来了晋江永和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一、历史渊源:百年梦想,一朝梦圆
晋江,福建省较大河流,流域面积5614平方公里,涉及泉州、厦门、漳州三市,人口超过千万。晋江也是福建省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历史上,晋江流域洪水频发,给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就有先贤提出修建水库治理晋江的想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晋江的防洪工作,多次组织专家进行勘察和规划。受限于当时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大型水利工程一直未能付诸实施。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科技的进步,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条件日趋成熟。2008年,晋江永和水利枢纽工程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百年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二、工程概况:规模宏伟,技术靠前
晋江永和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晋江干流永和镇附近,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混凝土重力坝: 较大坝高101米,坝顶长502米,是福建省较高的混凝土重力坝。
泄洪建筑物: 包括3孔表孔溢洪道、2条深孔泄洪洞和1条生态泄放洞,总泄洪量达17800立方米每秒。
引水发电系统: 装机容量2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6.36亿千瓦时。
灌区工程: 灌溉面积达100万亩,有效缓解晋江流域农业灌溉用水紧张问题。
晋江永和水利枢纽工程采用了多项国内靠前的技术,例如:
高强韧性混凝土: 提高大坝的抗震能力和耐久性。
数字仿真技术: 精准模拟水流和结构受力情况,优化设计方案。
智能化监控系统: 实时监测工程运行状态,保障工程安全。
三、社会效益:防洪保安,润泽八闽
晋江永和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对促进晋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防洪保安: 工程建成后,晋江下游防洪标准将由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可有效抵御特大洪水的侵袭,保障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供水保障: 工程每年可为晋江、泉州、厦门等地提供10亿立方米优质水源,有效缓解城市供水紧张局面。
农业增产: 工程灌溉面积达100万亩,可有效提高农业灌溉保证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发电效益: 工程年均发电量6.36亿千瓦时,可有效缓解福建省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促进节能减排。
生态改善: 工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了鱼道、生态泄放洞等设施,有效保护了晋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晋江永和水利枢纽工程是福建省历史上投资规模较大、建设难度较高、综合效益最显著的水利工程,是福建人民治水兴水的又一丰碑,也是新时代水利工程建设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