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水利工程是位于云南省寻甸县境内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其建设和运营对于保障寻甸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全面介绍寻甸水利工程的概况、作用、建设历程和管理现状,为读者提供对该工程的深入了解。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规模
寻甸水利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主要由寻甸水库、干渠、支渠和配套设施组成。寻甸水库总库容为3.12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119平方公里,灌溉面积达48.5万亩。
2. 工程组成
寻甸水库:位于寻甸县城东北约15公里处的圭山河上,是一座土石坝水库。大坝坝高132米,坝顶长430米,库区面积20.3平方公里。
干渠:共3条,总长103.5公里,负责将水库水输送到各灌区。
支渠:共15条,总长591.2公里,负责将水从干渠输送到各田块。
配套设施:包括输水管道、泵站、闸门、引水洞等。
二、工程作用
寻甸水利工程建成后,发挥了以下重要作用:
1. 灌溉保障
工程解决了寻甸县长期以来严重缺水的局面,为48.5万亩农田提供了可靠的灌溉水源,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2. 防洪减灾
寻甸水库具有较强的防洪能力,可有效控制圭山河洪水,减轻下游地区受洪水威胁。
3. 供水保障
水库为寻甸县城及周边乡镇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经济发展。
4. 生态效益
水库的蓄水和调水功能,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为动植物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建设历程
寻甸水利工程从规划到建成历经了数十年的时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规划阶段(1958-1965年)
开展水资源调查和水利规划。
确定水库坝址和灌区范围。
2. 建设阶段(1966-1989年)
开始大坝施工。
修建干渠、支渠及配套设施。
3. 竣工阶段(1990-1995年)
完成水库蓄水。
全面建成灌区。
4. 扩建阶段(2000-2005年)
扩建干渠和支渠,扩大灌溉面积。
四、管理现状
寻甸水利工程建成后,由寻甸县水利局负责管理。工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水库管理
调度水库水位,确保合理蓄水和供水。
维护水库安全,定期进行监测和巡查。
2. 灌区管理
制定灌溉计划,合理分配灌溉水。
维护灌溉设施,确保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3. 防洪管理
建立洪水预警机制,及时发布洪水预警。
组织群众开展防洪抢险,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寻甸水利工程是寻甸县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建成和运营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水利条件,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加强工程管理,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寻甸水利工程将继续发挥其重要的综合效益,为寻甸县的繁荣昌盛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