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涌现出一批批“景色美、路况优、服务好、群众满意”的“美丽农村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本文将围绕广西省最美乡村公路项目,从项目背景、建设成果、示范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展现“美丽农村路”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1. 广西为什么要打造“最美乡村公路”?
答:广西打造“最美乡村公路”,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广西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打造“最美乡村公路”,是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广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许多乡村风景秀丽、民风淳朴,但受制于交通条件,旅游发展缓慢。“最美乡村公路”的建设,可以将分散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最美乡村公路”不仅是交通线路,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公路沿线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等措施,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最美乡村公路”将城乡连接起来,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创造有利条件。
2. 广西“最美乡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广西“最美乡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路网结构不断优化,通达深度不断提升。 截至2022年底,广西已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27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26.8万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美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示范带领作用明显。 广西涌现出一批“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例如“沿边三县”旅游公路、“山水桂林”旅游公路等,成为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通道”。
农村公路管护水平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广西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农村公路列养率、技术状况指标PQI优良路率等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3. 请举例说明广西“最美乡村公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答:广西“最美乡村公路”建设涌现出许多成功案例,以下列举几个典型例子:
“百里山水画廊”——桂林资源县河灯路:河灯路全长约100公里,连接着资源县城与梅溪镇、河口瑶族乡等多个乡镇,沿途峰峦叠嶂、碧水环绕,被誉为“百里山水画廊”。公路的建成,带动了沿线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致富果香路”——百色田林县八渡瑶族乡八桃路:八桃路全长约18公里,连接着八渡瑶族乡政府所在地和多个山村,沿途种植着大量的芒果、百香果等水果。公路的建成,解决了当地农产品运输难题,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农民种植积极性,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红色旅游路”——百色靖西市龙邦镇乡村公路:龙邦镇位于中越边境,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推进“红色旅游路”建设,将红色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
4. 广西“最美乡村公路”建设还面临哪些挑战?
答:尽管广西“最美乡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而地方财政资金有限,难以满足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需求。
管护机制不完善:部分地区农村公路管护机制不完善,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路段出现“重建轻养”现象。
路域环境有待提升:部分农村公路沿线路域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美丽农村路”的整体形象。
5. 广西将如何进一步推进“最美乡村公路”建设?
答:未来,广西将继续坚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持续推进“最美乡村公路”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路建设,拓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完善管护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资金,提高管护效率。
加强路域环境整治:开展农村公路沿线路域环境整治行动,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现象,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农村公路环境。
推动“交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电商物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交通+”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最美乡村公路”不仅是一条条交通线路,更是串联起乡村振兴希望的“致富路”“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