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地处东北亚地理几何中心,拥有“白山松水”的美誉,水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洪涝灾害频发等问题也一直制约着吉林经济社会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大力推进吉林全省水利工程建设,为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
一、 吉林全省水利工程建设成就斐然
近年来,吉林省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防洪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吉林省持续推进防洪工程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了松花江、第二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四大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实施了一批大江大河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项目,有效提升了防洪减灾能力。
重点项目:
引松供水工程
吉林西部供水工程
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干流堤防加固工程
辽河流域重点河段治理工程
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2. 供水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吉林省着力构建“一主六辅”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推进大型引调水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有效缓解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
“一主六辅”: 以引松供水工程为主,以龙凤、石头口门、哈泥河、英额布、月亮泡、柴达木等6座大型水库为辅。
重点项目:
引松供水二期工程
吉林西部供水二期工程
东北水网工程
3. 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吉林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实施了一批水生态修复项目,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重点项目:
查干湖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松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
4. 水利行业管理不断加强
吉林省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行业管理,建立健全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制度体系,为吉林全省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 吉林全省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吉林省水利工程建设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水资源短缺问题依然突出: 部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仍然突出,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依然严峻: 吉林省是全国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防洪减灾任务依然艰巨。
水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较大: 部分河流湖泊水质仍然不达标,水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 部分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三、 吉林全省水利工程建设未来展望
面对挑战,吉林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水安全为目标,持续推进吉林全省水利工程建设,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
1.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控制用水总量。
大力发展节水型社会,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效率。
加强雨水资源化利用, 推广应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2.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推进引松供水二期工程、吉林西部供水二期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提升防洪减灾能力。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3. 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 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河湖水系连通, 恢复河湖生态功能,维护河湖生态健康。
加强水土保持, 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
4. 深化水利改革创新
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智慧水利建设, 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 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吉林全省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事关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吉林省水利事业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建设美丽吉林、幸福吉林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