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文库
合肥肥西水利工程,守护江淮粮仓,润泽美好生活文库下载

合肥肥西水利工程,守护江淮粮仓,润泽美好生活

上传时间:2024-08-31 11:08:07文件大小:10-20K作者:投稿用户

肥西县,地处江淮之间,素有“庐州之源,巢湖明珠”的美誉。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水利工程建设对肥西县的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合肥肥西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主要项目、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展望,展现水利工程在保障农业生产、防洪抗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水利兴,则肥西兴

肥西县位于合肥市西南部,地处江淮分水岭,水系发达,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时有发生。历史上,肥西人民饱受水患之苦,也深知兴修水利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肥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坚持“兴水利、惠民生、促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大水利投入,实施了一大批水利工程项目,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砥砺前行:合肥肥西水利工程发展历程

肥西水利工程建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初步建设阶段(1949年-1978年): 这一阶段,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重点开展了小型水库、塘坝、灌溉渠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蓄引提为主的灌溉体系,有效缓解了部分地区的农业用水紧张状况。代表性工程包括:派河、杭埠河、丰乐河、小合肥河“四河”治理工程,以及磨墩水库、南郢水库等一批小型水库建设。

2. 加快发展阶段(1979年-2012年):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利工程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肥西县坚持“开源节流并举,防洪抗旱并重”的方针,在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了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并开始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工程包括: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以及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等项目。

3. 高质量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肥西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重点实施了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河湖生态修复、智慧水利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硕果累累:合肥肥西水利工程主要项目及成就

经过几代水利人的不懈努力,肥西县建成了一批规模较大、效益显著的水利工程,主要包括:

1. 防洪工程:

“四河”治理工程: 对派河、杭埠河、丰乐河、小合肥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新建堤防、涵闸、泵站等水利设施,有效提高了防洪标准,保障了沿河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对县域内多条中小河流进行清淤疏浚、护坡加固、险工段整治等,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有效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

2. 灌溉工程:

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通过渠道衬砌、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措施,提高了灌溉效率,节约了水资源,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 该工程将长江水引入肥西,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3. 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 通过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巢湖水质,恢复了水生态环境。

河湖生态修复工程: 对县域内河湖进行生态护岸建设、水生态系统修复等,恢复河湖生态功能,提升水环境承载能力。

4. 智慧水利建设:

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 建设集水雨情监测、水资源调度、防汛抗旱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水利平台,提高水利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为肥西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保障粮食安全: 有效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促进经济发展: 水资源保障能力的提升,为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 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水环境质量,提升了水生态系统功能,为建设美丽肥西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升人民福祉: 水利工程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展望未来:合肥肥西水利工程发展方向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肥西县水利工程建设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建设现代化美好肥西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1.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水资源统筹管理:

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水资源调度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地下水保护和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

2.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

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提高防洪标准。

加强水源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3. 坚持生态优先,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河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

加强水文化建设,营造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4. 坚持科技创新,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高水利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加强水利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水利科技支撑能力。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合肥肥西水利工程建设任重而道远,肥西水利人将继续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守护江淮粮仓、润泽美好生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声明:您下载的是此内容的电子档,本站仅提供免费下载服务,不对下载内容质量做任何承诺,有疑问可以联系客服。该内容系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以上数据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合而成,仅供用户参考。建议您使用前再次确认数据真实准确性,您的任何决策由您自行承担风险。免费咨询入口

相关合同、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