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房过程中,违章建筑问题时有发生。违章建筑不仅影响居住安全,还会带来一系列法律纠纷。本文将深入探讨购房合同中关于违章建筑的规定,帮助购房者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应对措施。
一、购房合同中关于违章建筑的规定
1. 违约责任
通常情况下,购房合同中会明确规定,如果房屋存在违章建筑,卖方应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包括:
退还购房款
赔偿购房者的损失
承担违约金
2. 免责条款
有些购房合同中可能包含免责条款,规定卖方对房屋存在的违章建筑不承担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类免责条款往往无效。根据《合同法》规定,免除一方当事人责任的条款无效。
二、购房者发现违章建筑后的应对措施
1. 及时通知卖方
如果购房者在验收房屋时发现存在违章建筑,应立即通知卖方。通知方式可以是书面或口头,但建议采用书面形式,保留证据。
2. 协商解决
发现违章建筑后,购房者可以与卖方协商解决。协商的内容包括:
卖方拆除违章建筑
卖方给予购房者适当补偿
双方解除购房合同
3. 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购房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或诉讼时,购房者应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房屋存在违章建筑,以及卖方违约的事实。
三、购房者在购房前如何避免违章建筑问题
1. 仔细查验房屋
在购房前,购房者应仔细查验房屋,包括房屋的外观、结构、面积等。如果发现房屋存在明显违章建筑迹象,应谨慎考虑是否购买。
2. 要求提供相关证明
购房者可以要求卖方提供房屋的产权证、土地证等相关证明。这些证明可以帮助购房者了解房屋的合法性,并判断是否存在违章建筑。
3. 聘请专业机构验房
如果购房者不具备专业知识,可以聘请专业验房机构对房屋进行检查。验房机构会出具验房报告,详细说明房屋是否存在违章建筑。
购房合同中关于违章建筑的规定是购房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购房者在发现房屋存在违章建筑后,应及时采取措施,协商解决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在购房前,购房者应仔细查验房屋,并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或聘请专业机构验房,以避免违章建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