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石家庄市藁城区作为河北省重要的农业大区,其水利工程建设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藁城区水利工程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探讨。
一、 藁城区水利工程现状
藁城区地处海河流域滹沱河、滏阳河冲积平原,水资源较为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长期以来,藁城区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初步形成: 经过多年努力,藁城区已建成以岗南、黄壁庄水库为主要水源,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石津总干渠、黄壁庄总干渠为骨干,以水库、引渠、提灌站、地下水井为支撑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
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 全区已累计建成各类水库28座,总库容达到1.2亿立方米;建成机井2.5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万亩,基本实现旱能灌的目标。
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滹沱河、滏阳河藁城段堤防工程得到加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通过实施河湖连通、湿地修复等工程,藁城区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质持续向好。
二、 藁城区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尽管藁城区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受自然条件、发展阶段等因素制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藁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农业用水与工业、生活用水之间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是制约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农业灌溉方式粗放,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地下水超采现象依然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 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标准低,年久失修,运行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防洪减灾的需要。
水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排放等问题对水环境造成一定压力,水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三、 藁城区水利工程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藁城区水利工程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水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保障水安全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
科学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合理分配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效益,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积极争取南水北调水指标,加大引江、引黄水量,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
加强田间水利设施建设,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溉效率。
鼓励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耐旱作物品种。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加快老化水利工程的改造升级,提高工程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加强水库、河道等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推进河湖连通工程建设,恢复河流生态功能,改善水生态环境。
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藁城区水利工程建设必将取得更大成就,为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