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衡水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破解水资源难题,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衡水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科学编制和实施了一系列利民工程规划,为建设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 衡水水资源现状及面临挑战
衡水市地处海河流域下游,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5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仅为1.82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同时,衡水还面临着洪涝灾害威胁、水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 衡水利民工程规划目标和原则
(一)规划目标
衡水利民工程规划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构建“安全、生态、和谐”的水利发展新格局。具体目标包括:
保障水资源安全: 解决城乡供水安全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提升防洪抗旱能力: 加强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增强抵御洪涝灾害能力;完善抗旱应急体系,提高抗旱减灾能力。
改善水生态环境: 加强水污染防治,恢复河流生态功能,改善水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河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优化水资源配置,为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规划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和实施全过程,坚持人水和谐共生,保护水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 针对衡水水资源现状和面临的挑战,突出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精准施策,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统筹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要素,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制定规划方案,合理安排项目建设时序,分步实施,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三、 衡水利民工程规划主要项目
衡水利民工程规划涵盖了水资源配置、防洪抗旱、水生态修复等多个领域,主要项目包括:
(一)水资源配置工程
引黄济衡工程: 该工程是解决衡水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性措施,通过引黄入冀补淀,增加衡水市水资源供给,改善水资源配置格局。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充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建设配套输水管网,将南水北调水源引入衡水市区及周边县市,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地下水压采工程: 通过实施地下水压采、回灌等措施,逐步恢复地下水位,改善地下水环境,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再生水利用工程: 加大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态环境。
(二)防洪抗旱工程
河道治理工程: 对主要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加固、险工段治理等工作,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蓄滞洪区建设工程: 建设和完善蓄滞洪区,提高蓄洪滞洪能力,有效降低洪水风险。
雨水利用工程: 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内涝压力,补充地下水资源。
抗旱水源工程: 建设抗旱水源工程,完善抗旱应急供水体系,提高抗旱减灾能力。
(三)水生态修复工程
河流生态修复工程: 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河流生态功能,改善水质,提升河流景观。
湖泊湿地保护工程: 加强湖泊湿地保护与修复,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
水土保持工程: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提高水土保持率,改善生态环境。
四、 衡水利民工程规划实施成效
近年来,衡水市积极推进利民工程规划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安全保障能力、水生态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引黄济衡工程的实施,有效缓解了衡水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水资源配置格局。地下水压采和再生水利用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防洪抗旱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实施河道治理、蓄滞洪区建设等工程,衡水市防洪排涝能力显著增强,有效降低了洪涝灾害风险。抗旱水源工程的建设,提高了抗旱减灾能力,保障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
(三)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河流生态修复、湖泊湿地保护等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河流生态功能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四)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有力支撑
利民工程的实施,为衡水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促进了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五、 未来展望
未来,衡水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利民工程规划为带领,不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治理体系,提升水治理能力,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具体来说,衡水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水污染防治,推进河流生态修复,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
加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完善防洪排涝体系,提高防洪标准,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加强水利科技创新: 加强水利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水利工程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衡水市将以利民工程规划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水利建设,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为建设生态宜居幸福之城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