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建设中,地下管线的铺设至关重要。顶管施工作为一种非开挖技术,凭借其对环境影响小、施工效率高、安全性高等优势,在市政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将深入探讨市政工程造价顶管的技术应用、成本构成及造价控制,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一、 市政工程顶管技术概述
1.1 顶管技术的定义及优势
顶管技术是指利用主顶油缸及管道千斤顶产生的推力,将安装在工作井内的工作管(套管)按设计的坡度及方向顶入土层,并在工作管内用工具管或直接用工作管进行土体开挖,并将土方运至后方,从而完成管道铺设的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开挖填埋法,顶管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对环境影响小: 无需大面积开挖路面,减少了对交通、环境和周边建筑的影响。
施工效率高: 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能够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
安全性高: 施工过程在地下封闭空间进行,安全性高,事故发生率低。
适用范围广: 可用于穿越道路、河流、建筑物等复杂地层,适应性强。
1.2 顶管技术的应用领域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顶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给排水管道工程: 包括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管道工程。
电力电缆工程: 包括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光缆等地下敷设工程。
燃气管道工程: 包括城市燃气、天然气等管道工程。
过街通道工程: 包括人行通道、地下通道等工程。
二、 市政工程顶管造价构成
2.1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是顶管工程造价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工费: 包括施工人员的工资、福利、保险等费用。
材料费: 包括顶管所需的钢管、混凝土、注浆材料、电力电缆等材料费用。
机械费: 包括顶管机、挖掘机、吊车、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的租赁、使用、维修等费用。
2.2 间接工程费
间接工程费是指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
管理费: 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等费用。
临时设施费: 包括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围挡、办公场所等设施的搭建、拆除费用。
其他费用: 包括工程保险费、税费等费用。
2.3 利润和税金
利润是指施工企业完成工程项目后应获得的合理利润,税金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应缴纳的税费。
三、 市政工程顶管造价控制
3.1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合理选取顶管方案: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穿越障碍物情况、施工环境等因素,选取经济合理的顶管方案。
优化设计参数: 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优化顶管管径、顶进长度、工作井尺寸等设计参数,降低工程造价。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
3.2 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选取合适的招标方式: 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选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合适的招标方式,引入竞争机制,降低工程造价。
制定合理的招标文件: 明确招标范围、技术要求、付款方式等内容,避免因招标文件不完善而导致工程造价增加。
严格评标: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取技术实力强、报价合理的施工单位。
3.3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严格控制材料消耗: 加强材料采购、运输、保管等环节的管理,避免材料浪费,降低材料成本。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合理选取和使用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降低机械费用。
加强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避免返工,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3.4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及时办理竣工结算: 工程竣工后,及时办理竣工结算手续,避免因拖延结算而增加费用。
严格审核结算资料: 认真审核工程量、材料价格等结算资料,确保结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市政工程顶管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施工方法,在未来市政工程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理控制顶管工程造价,对于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促进市政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设计、招标、施工、结算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造价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顶管工程造价,实现工程效益较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