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水利工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水利工程,也是国家水利部确定的全国172项大型灌区之一。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境内,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概况
工程规模
合浦水利工程总投资约30亿元,工程规模宏大,主要包括:
大坝:混凝土重力坝,坝高86.5米,坝顶长325米。
水库:总库容4.83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63.5米。
引水渠系:总长约180公里,包括干渠、支渠和斗渠。
配套设施:包括发电站、输电线路、移民安置区等。
工程功能
合浦水利工程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灌溉:工程灌溉面积达56.7万亩,有效解决合浦县及周边地区农业灌溉问题。
防洪:工程可控制合浦县境内的洪水,减轻洪涝灾害。
供水:工程可向合浦县城及周边地区提供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
发电:工程配套建设有装机容量为12万千瓦的发电站,可发电供电。
工程意义
合浦水利工程建成后,对合浦县乃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农业发展
工程解决了合浦县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问题,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经济增长
工程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工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兴起。
民生改善
工程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用水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
生态保护
工程通过拦蓄洪水,调节水资源,改善了流域生态环境。
工程建设
合浦水利工程于2003年开工建设,历经10年建成。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技术创新
工程采用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包括:
新型混凝土坝:采用低热混凝土和补偿收缩混凝土,提高了坝体的耐久性和抗震能力。
超高拱坝:采用超高拱坝技术,提高了坝体的抗震能力和防洪标准。
逆流式水电站:采用逆流式水电站技术,提高了发电效率和环保效益。
工程管理
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科学管理,严格质量控制,确保了工程按期、按质、按量完成。
工程效益
合浦水利工程建成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灌溉效益:年增加粮食产量约100万吨,经济效益约5亿元。
发电效益:年发电量约4.5亿千瓦时,经济效益约2亿元。
社会效益
改善农业灌溉条件,提高农民收入。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
生态效益
调节水资源,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拦蓄洪水,减轻洪涝灾害。
合浦水利工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对合浦县乃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程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科学管理和严格质量控制,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