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追加协议是指在施工合同有效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原施工内容、工程量或施工期限发生变更,经发包方和承包方协商一致后,对原施工合同进行补充、修改或变更而达成的协议。它是对原施工合同的有效补充,与原施工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一、 适用范围
施工追加协议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包括但不限于:
房屋建筑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装饰装修工程
二、 签订条件
1. 存在有效施工合同: 双方必须事先签订了合法有效的施工合同,追加协议是对原合同的补充,不能独立存在。
2. 发生合同变更: 必须有正当理由导致原施工合同的工程内容、工程量、施工工期等发生变更,例如:
设计变更
现场条件变化
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国家政策调整
不可抗力因素
3. 双方协商一致: 发包方和承包方必须就变更内容及相关费用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
4. 不违反法律法规: 追加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
三、 主要内容
一份完整的施工追加协议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协议当事人: 明确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等信息。
2. 原合同信息: 写明原施工合同的名称、编号、签订日期等,以便于识别和查阅。
3. 变更内容: 详细说明变更的原因、具体内容和范围,例如:
工程内容变更: 新增、删减或调整工程项目,需详细描述变更后的内容、规格、型号等。
工程量变更: 列明变更后的工程量清单,包括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和合价等。
工期变更: 明确变更后的开工日期、竣工日期以及相应的顺延天数。
4. 费用调整: 根据变更内容,明确工程款的调整方式和金额,包括:
新增工程的费用计算方式和支付方式
删减工程的费用扣减方式和金额
工程量变更引起的费用调整金额
工期变更引起的费用补偿或索赔金额
5. 付款方式: 明确变更后的工程款支付节点、支付方式和比例等。
6. 质量标准: 明确变更部分的工程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以及相应的保修责任。
7. 违约责任: 约定双方在履行协议过程中违反约定应承担的违约责任,例如逾期付款、逾期完工等。
8. 争议解决方式: 约定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式,例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
9. 协议生效: 明确协议生效的条件和时间。
10. 附件: 协议如有附件,应在协议中列明附件名称并加盖骑缝章。常见的附件包括:
变更工程的设计图纸
变更工程的材料清单
工程量计算书
费用结算清单
四、 注意事项
1. 签订前仔细核对: 在签订协议之前,双方应仔细核对协议内容,确保各项条款清晰、明确、完整,避免产生歧义。
2. 明确变更原因: 协议中应明确说明变更的原因,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例如设计变更通知单、现场签证单等。
3. 合理确定费用: 变更费用的确定应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并提供详细的计算依据,避免出现高估冒算或恶意压价的情况。
4. 注意协议的完整性: 追加协议是对原合同的补充,应注意与原合同内容的衔接和一致性,避免出现矛盾或遗漏。
5. 及时办理备案: 追加协议签订后,应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备案手续,确保协议的法律效力。
五、 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因此,只要施工追加协议的内容合法、程序合规,就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