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倒鱼滩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境内,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城乡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坝址位于渠江一级支流营山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1075平方公里,总库容1.49亿立方米。工程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2014年12月主体工程完工,2015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一、工程概况
(一)地理位置
营山倒鱼滩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境内,坝址位于营山县城东约10公里处的营山河干流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2′43″~106°33′15″,北纬31°05′43″~31°06′08″。
(二)工程规模
营山倒鱼滩水利工程为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泄洪放空洞、引水发电系统等组成。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水库正常蓄水位: 289.00米
总库容: 1.49亿立方米
兴利库容: 0.82亿立方米
死库容: 0.67亿立方米
大坝较大坝高: 78.8米
坝顶长度: 327米
溢洪道: 开敞式溢洪道,较大泄洪量7730立方米/秒
泄洪放空洞: 较大泄洪量1440立方米/秒
引水发电系统: 装机容量2×2.5MW,年发电量1400万千瓦时
(三)工程投资
营山倒鱼滩水利工程总投资26.5亿元,其中静态投资21.5亿元,资金来源主要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
二、工程建设
营山倒鱼滩水利工程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2014年12月主体工程完工,2015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工程建设过程中,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等困难,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一)主要工程量
土石方开挖:650万立方米
土石方填筑:400万立方米
混凝土浇筑:80万立方米
金属结构安装:5000吨
(二)工程建设难点
地质条件复杂: 坝址区位于构造剥蚀低中山区,地层岩性复杂,断层、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施工难度大。
施工环境恶劣: 工程位于山区,交通不便,施工场地狭小,气候多变,给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
技术要求高: 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对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高。
(三)工程创新
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该坝型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抗震性能好等优点,适用于坝址区地质条件。
应用数字测绘技术: 利用GPS、全站仪等先进设备进行测量放样,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
推广应用BIM技术: 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应用BIM技术,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工程效益
营山倒鱼滩水利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城乡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建成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经济效益
提高灌溉保障率: 工程可解决营山县及邻近地区100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将灌溉保证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5%以上,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提供清洁能源: 工程的建成,每年可提供14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5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万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二)社会效益
改善城乡供水条件: 工程可为营山县城及周边乡镇提供优质的生活用水,解决了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提升防洪减灾能力: 工程的建成,可有效控制上游洪水,减轻下游防洪压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改善生态环境: 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改善库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工程影响
(一)积极影响
营山倒鱼滩水利工程的建成,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工程的建成,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工程的建成,解决了当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改善生态环境: 工程的建成,有效改善了库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负面影响
移民安置: 工程建设涉及部分村庄和人口的搬迁安置,需要妥善解决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工程建设对库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五、工程意义
营山倒鱼滩水利工程是四川省重点水利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的建成,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和发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