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
1.1 目的:为规范电力施工单位合同管理,确保合同履约质量和经济效益,制定本办法。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电力施工单位,包括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等单位。
1.3 原则:合法、公正、公开、公平、诚实信用。
2. 合同签订
2.1 合同审查:合同签订前,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合同文本进行充分审查,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完整、合法有效。
2.2 合同谈判:合同谈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合同标的、履约条件、风险分担等因素,争取最有利于本单位的条款。
2.3 合同签订:经审查和谈判后,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代表单位签订合同。
3. 合同履行
3.1 履约组织:成立合同履约小组,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合同有效履行。
3.2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
3.3 进度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实时监控工程进度,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进度滞后问题。
3.4 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4. 合同变更
4.1 变更原因:因不可抗力、设计变更、材料供应短缺等原因,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的。
4.2 变更申请:提出变更申请,并附上变更理由、变更内容和变更金额等资料。
4.3 变更审批:由合同评审小组审批,经审批后方可执行变更。
5. 合同结算
5.1 结算原则:根据合同约定和工程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结算。
5.2 结算材料:提供竣工验收报告、工程量清单、结算单等结算资料。
5.3 结算审核:由财务人员对结算资料进行审核,确认结算金额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
5.4 结算支付:经审核确认的结算金额,按合同约定支付。
6. 合同争议处理
6.1 协商解决:发生合同争议,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
6.2 调解解决: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机构调解。
6.3 仲裁解决:调解不成,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6.4 诉讼解决:仲裁不成,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 合同档案管理
7.1 合同归档:签订的合同应及时归档,并妥善保管。
7.2 合同查询:建立合同查询系统,方便查询合同信息。
7.3 合同销毁:合同执行完毕后,按规定销毁合同档案。
8. 合同管理人员职责
8.1 合同管理人员由具有相应资格和经验的人员担任。
8.2 负责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结算、争议处理等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8.3 定期对合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持续改进合同管理水平。
9. 奖惩措施
9.1 合同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9.2 合同管理工作失误,造成损失的,给予处罚。
附则
本办法由(单位名称)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