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协议意思,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协议。简单来说,居间协议就是“牵线搭桥”的协议,居间方促成委托方与第三方达成协议,并从中获取佣金。
一、 居间协议的概念及特征
1. 概念: 居间协议是居间合同的通俗说法,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协议。
2. 特征:
居间性: 居间人只是促成他人合同成立,其本身并非合同当事人。
媒介性: 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主要方式是提供信息、引荐、撮合等媒介服务。
独立性: 居间人独立于委托人和第三方,不代表任何一方的利益。
有偿性: 委托人需向居间人支付报酬,即佣金。
二、 居间协议的内容
一份完整的居间协议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当事人信息: 包括委托人和居间人的姓名/名称、住所/地址、联系方式等。
2. 居间标的: 指委托人希望居间人促成的具体交易事项,例如房屋租赁、买卖、项目合作等。
3. 居间服务内容: 明确居间人需要提供的服务内容,例如寻找客户、发布信息、组织谈判等。
4. 居间期限: 规定居间服务的期限,可以是具体的日期或完成特定条件的时间段。
5. 报酬及支付方式: 约定居间报酬的计算方式、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
6. 违约责任: 明确双方违反协议的法律后果,例如赔偿责任、违约金等。
7. 保密条款: 约定双方对协议内容以及在履行协议过程中获知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8. 争议解决方式: 约定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解决方式,例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
三、 居间协议与其他协议的区别
1. 居间协议与代理协议的区别:
主体不同: 居间人是独立第三方,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进行活动。
权限不同: 居间人只有促成合同的权利,无权代理委托人签订合同;代理人依授权范围代理被代理人签订合同。
效果不同: 居间行为不直接产生法律效力,需要委托人与第三方达成一致;代理行为直接对被代理人产生法律效力。
2. 居间协议与行纪协议的区别:
标的不同: 居间协议的标的可以是任何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行纪协议的标的通常是货物买卖。
权限不同: 居间人无权代理委托人签订合同;行纪人可以代理委托人签订合同。
责任不同: 居间人仅对提供信息、促成交易承担责任;行纪人对交易标的的质量、数量等负有保证责任。
四、 签订居间协议的注意事项
1. 选取正规的居间机构: 委托人应选取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居间机构,避免上当受骗。
2. 明确居间服务内容: 委托人应与居间机构详细约定服务内容,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3. 约定合理的报酬: 委托人应与居间机构协商确定合理的报酬标准,避免支付过高的费用。
4. 签订书面协议: 委托人应与居间机构签订书面协议,并妥善保管相关文件,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 注意协议条款的公平性: 委托人应仔细阅读协议条款,确保条款内容公平合理,避免自身权益受损。
五、 居间协议的法律效力
1. 符合法律规定的居间协议,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2. 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居间协议,无效。
3.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居间协议,无效。
六、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五十五条 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第九百五十六条 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
第九百五十七条 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但是可以请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第九百五十八条 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七、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张先生想出售一套房产,于是委托A中介公司寻找买家。双方签订了居间协议,约定A中介公司促成交易成功后,张先生支付房款总额2%的佣金。最终,A中介公司成功找到买家李女士,促成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根据协议约定,张先生应支付A中介公司佣金。
案例二: 王女士想租一套公寓,于是委托B中介公司寻找合适的房源。双方签订了居间协议,约定B中介公司找到符合王女士要求的房源后,王女士支付一个月租金作为佣金。但B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都无法满足王女士的要求,最终王女士通过其他途径找到了合适的公寓。由于B中介公司未完成居间服务,因此无权要求王女士支付佣金。
居间协议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当事人快速高效地达成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在签订居间协议时,当事人应注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协议内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