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工程评定是指根据合同约定,对工程实施过程中或实施完成后的某一特定阶段或全部内容,由合同当事人或第三方依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合同文件以及工程和设备的技术标准等,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安全等方面进行审查、核实、评价和认定的活动。
一、评定的目的
合同工程评定的目的是为了:
1. 确认工程实施情况:客观、公正地反映工程实施过程中或实施完成后的真实情况,为合同双方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判断履约情况:评价承包人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工程内容,是否达到了合同约定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目标。
3. 解决合同争议:为合同双方在工程结算、索赔处理、责任划分等方面提供借鉴依据,有效预防和解决合同争议。
4. 促进工程管理:通过评定发现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评定的依据
合同工程评定的主要依据包括:
1. 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
2.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例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3. 合同文件:例如工程承包合同、补充协议、工程量清单、技术规范、图纸等。
4. 工程和设备的技术标准:例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5. 其他相关文件:例如工程变更指令、工程洽商记录、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工程进度款支付证书等。
三、评定的内容
合同工程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工程进度评定:审查工程实际进度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进度计划,分析进度偏差的原因,并对后续工程进度进行预测。
2. 工程质量评定:对工程实体质量、工程观感质量、工程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确定工程质量等级。
3. 工程投资评定:审查工程实际成本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造价,核实工程计量和工程款支付情况,并对最终工程造价进行预测。
4. 工程安全评定:审查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情况,评价安全生产措施的有效性,并对工程安全状况进行评估。
四、评定的主体
合同工程评定的主体可以是:
1. 合同当事人:即发包人和承包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自行进行评定。
2. 第三方评定机构:例如工程询问公司、工程监理公司、工程造价询问公司等,由合同双方共同委托进行评定。
五、评定的程序
合同工程评定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提出评定申请:合同一方当事人提出评定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
2. 确定评定机构:合同双方协商确定评定机构,或由一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选取评定机构。
3. 组织评定工作:评定机构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勘察、资料审查、调查取证等工作。
4. 出具评定报告:评定机构根据评定结果出具评定报告,并对评定结论负责。
5. 评定结果的效力:评定报告对合同双方具有约束力,可以作为解决合同争议的依据。
六、评定结果的应用
合同工程评定结果可以应用于:
1. 工程结算:根据工程进度评定结果确定工程量,根据工程质量评定结果确定工程质量等级,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
2. 索赔处理:根据工程进度评定结果和工程投资评定结果,分析索赔事件的责任,确定索赔金额。
3. 责任划分:根据工程质量评定结果和工程安全评定结果,划分合同双方的责任,明确违约责任。
4. 工程管理改进:根据评定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改进工程管理措施,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七、注意事项
1. 合同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评定的内容、程序、时间、费用等事项。
2. 评定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3. 评定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合同双方的意见,并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4. 评定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出具,并加盖评定机构公章。
合同工程评定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预防和解决合同争议具有重要意义。合同双方应高度重视合同工程评定工作,积极配合评定机构开展工作,确保评定结果的客观公正,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