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合同计价是指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确定和计算的过程,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与其他类型的合同相比,施工合同计价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价依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施工合同计价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及相关部门发布的工程计价规范、标准和定额等。
工程建设标准: 如国家和地方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安全生产规范等。
工程设计文件: 包括施工图纸、设计说明等,是确定工程量和材料消耗的重要依据。
工程承包合同: 包括合同条款、专用条款、附件等,明确了工程范围、计价方式、结算方式等。
市场价格信息: 包括材料价格、人工工资、机械台班费等,是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借鉴。
由于影响施工合同计价的因素众多,且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因此,施工合同计价依据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二、计价方式的灵活性
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合同双方的约定,施工合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计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固定总价合同: 指在合同签订时确定一个固定的合同总价,无论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和费用如何变化,承包商都按照该固定总价结算工程款。
可调总价合同: 指在合同中约定一个初步的合同总价,并规定在发生一定情况下可以对合同总价进行调整。
成本加酬金合同: 指由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实际发生的全部合理成本费用,并按一定的比例或固定金额支付酬金。
单价合同: 指根据工程量清单中列明的工程量和合同约定的单价进行结算。
不同的计价方式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和风险分担机制选取合适的计价方式。
三、计价过程的阶段性
施工合同计价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招标阶段计价: 指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工程量清单、计价依据、计价方式等,供投标人编制投标报价。
合同签订阶段计价: 指在合同中明确工程总价、结算方式、价格调整条款等。
施工过程中计价: 指根据工程进度和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结算。
竣工结算阶段计价: 指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对工程造价进行最终确定。
每个阶段的计价工作都环环相扣,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操作。
四、计价结果的可变性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风险大、受外界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合同计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导致工程造价发生变化:
设计变更: 设计方案的修改可能会导致工程量和材料消耗发生变化。
现场条件变化: 实际施工现场条件与设计文件不符,需要进行工程处理。
材料价格波动: 市场材料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工程造价。
政策性调整: 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导致工程造价发生变化。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施工合同中通常会设置价格调整条款,以保证合同双方的利益。
五、计价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合同计价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施工合同计价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发布的工程计价规范、标准和定额。
加强合同谈判和签订工作,明确计价方式、结算方式、价格调整条款等。
建立健全工程计价管理制度,规范计价行为。
加强市场价格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调整工程造价。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施工合同计价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具有计价依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计价方式的灵活性、计价过程的阶段性、计价结果的可变性等特点。加强施工合同计价管理,对于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