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a证模拟考试
一、单项选取题(每题1分,共40分)
1. 关于施工项目经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施工项目经理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授权代理人
B. 施工项目经理必须由取得建造师注册证书的人员担任
C. 施工项目经理可以同时担任两个及以上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
D. 施工项目经理的任命需要报项目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答案:B
解析: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选项A,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企业的授权代理人,项目经理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项目上的授权代理人。选项C,根据相关规定,项目经理不能同时担任两个及以上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选项D,项目经理的任命不需要报项目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但需要报企业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 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B.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接地保护系统
C.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采取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
D.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由电工操作,非专业人员不得私自拉接
答案:A
解析: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三级配电是指在施工现场,将电源进线总配电箱至分配电箱,分配电箱至开关箱,开关箱至用电设备之间,实行分级分路设置配电装置,并按其不同的级别、用途和危险程度采取分级分路保护。对于危险性较小、用电设备容量较小的场所,可以采用二级配电。
3. 关于施工质量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施工质量控制应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
B. 施工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全过程
C. 施工质量控制应以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依据
D. 施工质量控制应以施工单位的自检为主
答案:D
解析:施工质量控制应以“三检制”为主,即自检、互检、专检。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对工程质量负有最终的检查验收责任。
4. 关于工程索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承包人可以向发包人索赔工期,但不能索赔费用
B. 发包人可以向承包人索赔工期,但不能索赔费用
C. 索赔必须在事件发生后立即提出,否则视为放弃索赔权利
D. 索赔成立的条件之一是索赔事件造成了承包人实际损失
答案:D
解析:工程索赔是指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由于非自身原因导致工程费用增加或工期延误,从而向对方当事人提出补偿要求的行为。索赔成立的条件包括:①存在有效的合同依据;②非索赔方的原因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延误;③索赔方及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④索赔事件造成了索赔方实际损失。
二、多项选取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施工方案选取
B. 施工进度计划
C. 施工平面布置
D. 主要施工方法
E.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答案:ABCDE
解析: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和管理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工程概况;②施工方案选取;③施工进度计划;④施工平面布置;⑤主要施工方法;⑥施工机械的选取和使用;⑦主要技术组织措施;⑧工程质量保证措施;⑨安全施工措施;⑩环境保护措施;⑪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2. 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 )。
A. 高处坠落
B. 物体打击
C. 机械伤害
D. 触电
E. 火灾
答案:ABCDE
解析: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五大伤害”,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以及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3.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包括( )。
A. 编制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
B. 加强进度计划的执行和跟踪
C. 及时采取措施纠正进度偏差
D. 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
E. 对进度控制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答案:ABCDE
解析: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包括:①组织措施;②技术措施;③经济措施;④合同措施。选项中所列均属于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
三、案例分析题(共40分)
案例一
某建筑工程,地上18层,地下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25000㎡。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监理单位审批。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施工单位采购的钢筋未经检验就投入使用,导致部分梁柱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要求,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对不合格部位进行处理。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进行塔吊安装时,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也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导致一名工人从高处坠落,造成重伤。
事件三:由于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工期和费用索赔。
问题:1. 施工单位在事件一中违反了哪些规定?应如何处理不合格的梁柱混凝土?(10分)
2. 分析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安全责任。(10分)
3. 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10分)
答案:
1. (1) 施工单位在事件一中违反了以下规定: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根据《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建筑材料、构件等进场后,施工单位必须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质量责任制: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负有全面责任,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 处理不合格梁柱混凝土的方法:
首先进行原因分析:确定强度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材料问题还是施工工艺问题。
制定处理方案: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常见处理方法:
强度不足但满足一定条件:可采用加大截面、配筋等方法进行补强。
强度严重不足:需拆除重建,确保结构安全。
处理过程记录:对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留存相关资料。
2. (1) 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
未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编制塔吊安装专项施工方案,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工人安全意识淡薄。
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未对高处作业现场进行有效防护,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2) 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项目经理:对项目安全生产负总责,应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对事故负领导责任。
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和监督,对未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负直接责任。
塔吊司机:对塔吊操作负直接责任,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 (1) 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
索赔成立。
(2) 理由:
合同依据: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符合合同中关于变更和索赔的条款。
非承包方原因:设计变更并非由承包方原因造成。
及时采取措施: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要求。
造成实际损失: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直接造成了施工单位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
案例二
某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遭遇罕见暴雨,导致施工现场部分围挡倒塌,一名路人被砸伤。
问题:1. 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5分)
2. 施工单位在暴雨来临前应采取哪些措施?(5分)
答案:
1. 事故发生的原因:
不可抗力因素:罕见暴雨属于不可抗力因素,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施工现场围挡抗风等级不足,基础不牢固,未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安全意识不足:施工单位对极端天气预警信息重视不够,未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2. 暴雨来临前应采取的措施:
关注天气预报: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范极端天气的准备工作。
加强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临边防护、脚手架、基坑边坡等部位。
加固防护设施:对围挡、塔吊、脚手架等设施进行加固,防止被大风吹倒。
做好排水工作:疏通排水沟渠,防止积水造成边坡坍塌。
停止户外作业:暴雨来临前停止一切户外施工作业,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安排应急值守: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应急值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以上模拟试题仅供借鉴,实际考试内容和难度可能会略有不同。考生应全面复习教材内容,掌握考试大纲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