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设备机房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然而,机房的布置却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标准规范,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机房环境
机房环境是保证设备运行的基础,要求机房温度为22-24℃,相对湿度为45%-60%,空气干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机房的墙体和地面应该是零静电的,并且需要合理的防水、防火和防雷措施。机房的进出口通道需要满足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规定,保证设备正常南非光,访问畅通。
机房布局
机房的布局应该能满足通道分离和控制分离原则。通道分离即要求数据通信与电源电缆分离,以免相互干扰。控制分离即要求能够控制机房的人员不停留在设备站位附近。此外,机房的布置应该能够满足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设备之间的互不干扰和合理的排列,尽量节约空间,方便维修。
机房设备布置
机房设备的布置应该根据其使用场合和运行要求,通常应该保证以下几点:
1.设备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以免电磁干扰和空气流动的影响。
2.禁止私拉电缆,并给每个设备标上其所属供电线路。
3.支架和支座要稳定可靠,并且要特别注意电缆过桥的安全性。
4.设备的摆放要符合其特定的操作状态,并根据需要为设备配备相应的配套设备。
5.设备的布置要考虑到维修人员的检修需要,方便进出和工作。
6.设备的控制面板要面向机房通道,方便控制和操作。
机房物品管理
机房物品的管理也是机房布置的重要环节之一。机房内的所有设备和内容物应该有明确的归属和管理,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比如标识、更新清单、定期维护、季度盘点和保密措施等。此外,机房内应该有严格的出入管理,确保机房内的人员都是经过安全准入的。
机房布置的标准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性的前提,必须严格遵守。除此之外,机房布置的优化和维护也是关乎机房运行效果和成本节约的重要环节,需要加以重点关注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