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是建筑企业与客户之间达成共识的标志,合同的有效性不仅与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相关,更与合同本身的法律效力有关。因此,建筑企业签订合同时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合同章的使用。
何谓合同章
合同章又称公章,是企业在合同中使用的特定章号。公章是企业与外部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代表企业的法律主体,具有法律效力,只有在合法使用的情况下,才能代表企业的真实意愿和承诺。
合同章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企业签订合同应当加盖公章。而《公司章程》通常会规定企业公章的使用方法,包括公章的形式、数量、保管、使用等要求。因此,建筑企业在签订合同前要确认公章的所有规定,避免使用不当导致合同无效。
合同章的使用原则
在使用合同章时,建筑企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保管严密:公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必须加强保管和管理,避免丢失和被盗用。
2. 规范使用:建筑企业需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公章的使用手续,保证公章使用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3. 合法授权:企业合法代表人才能对公章进行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公章会导致合同无效。
建筑企业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法律法规的公章,遵循公章的使用原则,保障合同的法律效力。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公章的保管和管理,防止因失窃、损坏等情况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