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设备机房作为现代化建筑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保障建筑内外各种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空间,对机房的布置与规划,有着明确的标准规范。
机房布置的基本原则
1、合理布局。机房内设备众多,按照功能分区合理布置,可避免空间利用不合理。
2、安全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关系到人员安全,应考虑设备防静电,防晒、防潮、消防等方面的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通风设备。建筑内部空气质量与温度的控制需要通过科学的通风和空调设施实现。
机房布置的具体规范
1、机房内应统一采用模块化系统布置,便于设备维护和管理。
2、机房内要按照功能分区,例如网络区、设备区、配电区、空调区等等,电源和设备线路应有明确的强弱电区分。
3、机房内设备的摆放和放置高度应符合安全标准,注意设备防震、防冲击,放置高度不宜过低或过高,以便实现设备的日常维护。
4、机房内必须防止尘土进入,墙面和地面应采用抗静电或其他材料。
5、机房内应安装专业的消防设备,例如消防喷雾、烟雾探测器等等。
6、机房内应安装空调设备,能够明确掌控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机房防静电设计规范
建筑设备机房防静电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硬件设备被静电击中造成的损伤。
1、电源接地。防止电源接地假,避免因装置接地不良导致的过大接收干扰电流和静电产生问题。
2、静电消除。机房内装置静电消除器或消除针,对器械的排放管道加装静电消除器,喷上静电消除剂等等方法,防止静电的持续趋势。
3、机房内解除静电积聚。机房内需要按照防静电规范对地毯材料、家具、墙面、天花等进行除静电处理。
4、设备架、结构件及器械安全接地。防止因接地不正,从而使设备遭受耗电、电压过大、设备实用期降低的问题。
建筑设备机房的布置标准规范是保障建筑内部设备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概念,可以从整体布局、设备分区、防静电等多个方面来规范机房的设计,最终实现设备运行的正常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