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保和节能的大背景下,公共建筑能效改造逐渐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近日,西安市政府投资了一项数千万元的公共建筑能效改造项目,旨在提升建筑能效,降低能源消耗,为西安市民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精细化管理,全方位优化能效
据悉,项目主要针对公共服务场所、医院、学校、文化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进行改造。项目组通过对建筑物能源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结合十几项科学技术手段,制定出了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能效优化方案。
1. 外墙保温隔热
选用优质保温材料,采用外墙保温隔热技术,大大降低了建筑物能量损失,建筑物居住舒适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2. 采用LED灯具
公共区域的照明设备全部采用LED灯具替换,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而且寿命更长,光线更照亮,质量更稳定,更加环保。
3. 设计节能智能化系统
为地下空间和重要室内区域配备了高效率变频器水泵、循环水泵、节能空调、以及节能智能化系统,实现全方位、无盲区的能源自动匹配调控。
4. 资源回收利用
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车间、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可将生活和餐饮垃圾分类处理,生物转化成有机肥料,进一步改善环境。
环保节能,向绿色公共建筑迈进
改造工程在经过数个月的紧张施工后,已近尾声。新的公共建筑将达到国家3A节能标准,整体能耗比原来降低了15%左右,达到了节能减排主要目的。此外,改造后的新建筑不仅能减少能源浪费,还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降低能源消耗、促进低碳生活,真正实现绿色公共建筑的迈进。
望未来,西安市公共建筑能效改造项目不仅旨在减少能源的使用、降低能耗,更是鼓励了社会各界更为深入地实施绿色環保建筑的政策要求。我们相信,随着公共建筑的不断改造升级,能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