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设计在城市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设计资质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国规定了建筑设计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才能从事建筑设计活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建筑设计资质标准是否符合现代建筑行业的要求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国家建筑设计行业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建筑设计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该意见草案将在建筑设计行业引起一定的影响,在此我们对该草案的内容进行探讨。
建筑设计资质标准的现状
建筑设计企业资质的核定是建筑设计行业的管理制度。近来,建筑设计企业资质主要分为甲级、乙级、丙级的三个等级,甲级为较高资质等级,丙级为较低资质等级。企业在申请建筑设计资质时,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资质的核定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判。
然而,建筑设计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资质制度已经存在一系列不足之处。首先,现行的资质标准已经落后与行业的发展。其次,资质制度在管理设计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企业的资质等级往往不是担保其设计质量的有力证明,部分中小型设计企业只能获得较低的资质等级,而不代表其设计水平低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筑设计资质标准的更新和完善已经无法回避。
建筑设计资质标准草案的内容
在国家建筑设计行业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建筑设计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建议对现行的资质标准进行一定的修改,完善标准制度。文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引入“D”级资质
草案新提出了“D”级资质,并且规定“D”级资质适用于单项专业设计。这一项的出现,有利于表明设计企业的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更加精细化的分类,使得一些单项专业的设计企业也能有所发挥。
2、加大对设计师人才晋升的支持
草案明确了对出色设计师、首席设计师、总师等设计人才的给予支持,可以激励设计人员在对复杂设计业务的分析研究和设计计算等方面付出更多的精力。
3、加强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
草案提出,设计企业需要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质量保证体制,包括组织体系、流程管理、质量控制和质量分析等方面。这一项的出现,有利于提高设计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更好的推动行业的发展。
新的建筑设计资质标准草案的出现,对于建筑设计行业的管理制度和行业规范,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实施,让优胜劣汰更加清晰,促进了行业的健康、有序和持续发展。但是,立足于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进程正处于快速变化的时期,单纯的标准制定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建筑设计资质标准在管理制度和行业规范做出改变的同时,也需要紧跟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不断完善自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