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分包资质取消,为何引起争议?
在建筑领域,分包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模式。随着建筑工程的日益复杂化,分包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周期、降低工程成本。然而,建筑专业分包资质最近的一项政策,却引起了行业内的争议,部分建筑企业对此十分不满。
建筑专业分包资质是什么?
建筑专业分包资质,简称“建筑分包资质”,是指建设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将工程的某项分部分项,并入承包范围以内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建筑施工企业核定的资质等级。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获得建筑分包资质意味着一定的业绩保障,可以帮助企业扩大业务范围、拓展市场份额。同时,作为建筑企业的“准入证”,建筑分包资质也是建设单位选取分包单位的重要标准。
建筑专业分包资质被取消,实际意义如何?
2019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取消了建筑专业分包资质。具体来说,取消的是原350多个建筑工程专业分包资质,包括混凝土、钢结构、地基基础、装修、防水等工程分包资质。
据通知解释,这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建筑市场化改革,优化供给侧结构,减少“证照分离”现象,推行工程总承包制度,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提升行业竞争力。
取消建筑分包资质意味着什么?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建筑分包资质成为一纸空文,建设单位不再将分包资质作为选取分包单位的重要标准。如果要参与工程分包,企业需要与招标方签署相应的协议,无资质企业也有可能参与分包。这意味着,原本已经准备好的分包市场,将被有资质和无资质企业争夺。
建筑专业分包资质取消,对行业影响如何?
建筑专业分包资质的取消,是否真的能够减少“证照分离”现象、推动建筑市场化改革?是否真的能够给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提升行业竞争力?这是值得商榷的。
建筑专业分包资质的取消,将直接影响到有资质的建筑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地管控施工质量和安全。这些企业一旦失去了分包资质,就需要重新去招标或与其他企业联合中标,这将对企业的稳定性和发展产生影响。
建筑分包市场的开放,无疑将导致分包市场的进一步竞争和价格战。对于小型或新兴企业而言,参与分包市场的成本将降低,但压力也会更大,成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同时也会带来不稳定的合作关系,影响工程进展和工作效率。
建筑专业分包资质取消后,建筑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挑战。为了保持行业的良好发展,建筑企业应该加强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增强企业品牌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需要更加广泛地学习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和新理念,积极参与行业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工作,提升行业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