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财务内部审计的要求尤为重要。为此,建筑企业需建立完整的内审制度,把握好内审流程,保证企业财务的规范和健康发展。那么,建筑财务内审流程图怎么做呢?
第一步:制定内审计划
财务内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不应盲目地进行,还需要对内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规划和制定内审计划。内审计划应从企业的财务状况出发,以财务管理制度和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为基础。内审计划的细节和步骤应当得到明确,实施前与各部门或分管负责人进行沟通、商议,保障内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步:内审准备工作
内审计划确定后,企业应进行内审准备工作,包括内审报告的书写,内审的时间、地点和人员的安排,内审所需的材料准备等。内审报告是内部审计工作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主要内容有:审计目的、审计标准和方法、审计范围和时间、审计方法和结论、内部资料的分析,以及各项异常情况等。
第三步:正式内审开始
正式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质,需要将内审计划中确定的范围、时间制定实施方案,实施内审工作。在审核过程中,因为不同的职位保密委员会前提供的信息不一样,内审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内审过程中,审计专业人员应着重于重点领域的审查和关键数据的调查,确保审计的深入和有效性。
第四步:审核报告的编写
正式内审结束后,企业应该根据内部审计的情况和定性定量的内部资料,提交审计报告,此次报告应包括资料准备和审计报告两部分。资料准备是内审活动中独立的工作部分,包括收集、筛选和调查运用各种有关信息的过程。而审计报告是资料准备的结果,应反映各种执行措施的实施情况。审计报告应符合事实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性。
第五步:对审计报告的后续跟踪
对审计报告进行后续跟踪、实施和反馈是内审报告工作的最后环节。内审报告的结果,将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借鉴数据。因此,跟踪内审报告的实施并及时反馈其改进意见,是内审工作关键之一。同时,在跟踪审计结果的过程中,应注意资料保密,对涉及到保密的信息应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
建筑财务内审流程图的制定是建设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一步,发现资金管理、风险控制和账务管理等问题,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规范运营提供帮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内部审计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准确和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