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营改增税制的推行,在建筑行业内,将建筑工程分包抵税的做法开始逐步普及。建筑工程分包具体指的是:企业在承接主合同的同时,将其内部分工程交由其他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进行施工。
在营改增实行前,建筑企业是按照一定比例就行税前扣缴的,这一比例在建筑施工领域内一般为3%,这也是建筑业传统的做法。但是,营改增之后,这种计税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作为替代,建筑企业可以施行分包抵税的模式,这种做法既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建筑成本,又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建筑质量,具有双赢的效果。
建筑工程分包抵税的作用
建筑工程分包抵税的作用不可小觑,它的实施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降低成本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成本控制一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筑工程分包抵税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总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提高施工效率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同时掌握多项技能。但是,由于各企业之间的差异性,建筑企业并不是所有雇员都能够熟练施工。因此,采用分包施工模式可以为企业省去培训和管理的繁琐过程,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提高建筑质量
建筑工程分包抵税的实施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分包单位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确保每一部分施工都得到全面的覆盖,从而提高建筑质量。
建筑工程分包抵税的操作方法
想要将建筑工程分包抵税操作起来,建筑企业需要先理解以下几点:
合同的签订
在建筑工程分包抵税的模式下,建筑企业需要与分包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合同中应明确分包工程的具体范围和工作内容,并规定进度、质量、安全等要求。
税务处理
分包施工单位和总包单位都需要按照实际施工的比例进行税务处理。对于分包单位而言,可按照销项税额的1/3进行缴纳;对于总包单位来说,也就是企业本身,其应按照所有销售额的3%来缴纳销项税。
工程的验收
当分包单位完成其施工任务后,进入到验收阶段。建筑企业应对分包单位的施工内容进行全面的验收,如果施工达到了合同规定的标准,则可以进行下一个分包单位的施工。
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建筑工程分包抵税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点:
合同中应有明确的内容
合同中应规定好分包工程的具体范围和内容,并明确双方的义务和责任。
税务处理应及时
分包施工单位和总包单位都需要及时进行税务处理,否则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
验收程序应规范
建筑企业应对分包单位的施工内容进行严谨的验收,避免因施工不合格导致前功尽弃。
建筑工程分包抵税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建筑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建筑质量,是建筑企业十分受欢迎的一种做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合同的签订、税务处理和验收程序等问题,以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