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是一个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业,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每个环节中都应该加强对质量的管理。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其中不乏因为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不到位所造成。
为了增强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规范建筑工程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高效、优质完成,同时有效防止因建筑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建立建筑企业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企业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的组成部分
建筑企业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质量责任规定、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责任追究程序。
质量责任规定
质量责任规定是指建筑企业明确责任主体、明确责任范围、明确责任标准、明确责任要求以及明确责任追究后果等规定。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质量责任规定,确保质量责任能够有效落实。
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是指建筑企业具体实施质量管理的程序和标准。建筑企业应该通过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工程设计阶段、材料验收阶段、施工过程管理、工程竣工验收以及工程维护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监督要求,确保质量要求得以顺利达成。
质量责任追究程序
质量责任追究程序是指建筑企业通过各类管理措施,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终身追究。一旦发现并确认质量责任者,建筑企业应该通过相应程序进行严厉追究,包括扣除相应的经济利益、降级处罚、辞退处理、戴上黑帽子等一系列措施,以达到有效警示的目的,提高建筑质量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的执行
建筑企业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的执行是关键,其实质是要求建筑企业对质量负起更大的责任。建筑企业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增加投资和技术力量、加大监督力度等方面推进建筑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
建筑企业还应遵循以上的三项部分,明确责任人、责任标准,加强对验收过程的监督、记录信息,如要求员工填报施工记录、材料验收记录等,加强内部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等,确保依法按时按规进行责任追究,并对违规行为给予惩处,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高效、优质完成。
建筑企业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是建立在法律、规章制度之上的,其实施不仅是对建筑企业的一种内部生成机制,也是对整个建筑行业质量提升的必要保障。建筑企业应通过制定和落实严格的建筑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从根本上规范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升建筑品质,促进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