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城市场上流传着一个关于展程建筑劳务的消息:该公司涉嫌拖欠工人工资,欠款数额高达数十万元。加上之前一些类似的事件,该消息再次引起了社会关注。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事件频繁发生?我们有必要探讨这个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
劳务欠薪背后的问题
一方面,这些劳务公司热衷于涌入建筑行业,却忽视自身管理问题。尤其是小规模的建筑公司,很可能没有雇佣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工人的招聘、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当工程项目难度大、工期长、资金链条不能保持畅通时,就容易出现拖欠工人工资的问题。对于拖欠工资,劳务公司大多有诸多借口,如工程没完成、验收不过关、资金紧张等等,但其中真正的缘由却鲜有人能详细解释。
另一方面,涉事企业的监管问题也加剧了劳务欠薪的困境。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家有着其自身的商业规律和商业道德。然而,一些建筑劳务公司恰恰反其道而行,利用欠薪的方式获取利益。这一问题的加剧,与当地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力或缺失有关。即便是有那么一些严肃执法的将领们,大概也无法阻止涉案企业自行“沉默”或者“闪躲”政府监管的方式。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劳务公司的恶意行径才会屡禁不止。
如何避免劳务欠薪?
要想根治劳务欠薪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管理问题。首先,建筑劳务公司的主管人员必须有一定管理和财务基础常识;其次,企业管理必须完善,国家也应该加强对不法企业的打击。这样,才能将形成歪风邪气的一些不良企业淘汰出市场,同时维护建筑工人的基本权益。
要加强市场监管和法律打击。在实践中,发现不少劳务公司违规在用人和财务方面被查处的情况。因此,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劳务公司的注册,管理和监管。对那些不依法经营的劳务公司,要依法严处。
当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受到损害时,也需要拥有自我保护的手段。这不仅需要加强法律援助,同时也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互联网互动平台,比如某些定期进行实名评测的社交平台等等。这些新手段可以有效规范劳务市场,提升企业和个人的良性竞争意识。
永远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底线;也是一个政府的最基本的执政理念。而展程建筑劳务这一事件,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社会,需要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市场环境。加强基层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社会信用意识,我们才能够把不断出现的类似事件变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