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是众多行业中风险系数较高的企业之一。一旦建筑企业发生质量问题,不仅会给顾客带来损失,也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声誉损失和财务损失。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建筑企业需要引入质量体系认证。
什么是质量体系认证
质量体系认证是一种证明企业质量水平的手段。它源于国外标准化组织(ISO),即经过国外标准化组织认可的国外质量管理标准。
质量体系认证是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核工作,以评估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企业更加合理地组织和管理,达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质量体系认证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必定会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影响:
1.提高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可以有效提升其形象和信誉。受到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不仅可以在工程投标中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而且也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
2.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可以建立和完善其质量体系,使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产品服务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3.提高管理效率和竞争优势
质量体系认证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优势。通过认证工作,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人员、物料和设备,更好地控制企业的质量和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如何开展质量体系认证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开展质量体系认证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1.企业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梳理
企业需要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将质量目标、质量政策、工作流程及其职责、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内部审核和持续改进等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内部审核与审核改进
企业内部需设置质量管理代表等职位,负责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在内部开展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落实改进建议,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选取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企业选取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选取认证机构之前,需要了解此认证机构认证标准、认证费用、认证流程、认证周期等各方面信息,最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机构进行认证。
4.认证完成后的持续改进
不断改进和优化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完成认证之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应进一步完善,提高质量水平,并不断进行内部审核和改进的工作。
质量体系认证是建筑企业打造质量品牌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因此,建筑企业应认真对待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不仅要制定适合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而且还要将认证工作作为持续改进的机会,不断优化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