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建筑规范文库
建筑企业总包模式是怎样的文库下载

建筑企业总包模式是怎样的

上传时间:2024-07-31 20:29:34文件大小:10-20K作者:投稿用户

建筑总承包模式是指一种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中,由建筑企业担任总承包人,承担建筑工程全部或部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同时对下属分包和单项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承担全部责任的模式。

总包模式的构成要素

建筑企业总包模式,通常由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和施工组织形成。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是最初策划和出资进行建设活动的单位,其通过招标或邀请谈判等方式选出总承包单位。

总承包单位

总承包单位通常是建筑施工企业,其承担整个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可以对下属分包和单项工程进行指导和监督。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是承担总承包单位指定的特定工程部分施工的企业。其必须与总包单位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是总承包单位的职能范畴,包括施工技术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文明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工程验收等。

总包模式的工艺流程

建筑企业总包模式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设计

建筑总包模式在设计上的主要任务莫过于确认建筑物的总体风格,这是由绩效考核和市场需求决定的,建筑物的最终效果要符合业主、市场的预期。

招标

建筑总包模式中,由建设单位向符合条件的建筑总企业向外公开招标或直接邀请招标。符合资质的企业进行投标,经多方比选后由建设单位确定总承包单位。

施工图

总承包单位审核建设单位的设计预算和施工图纸,并提出专业建议和调整,完成合同签订后开始施工图的编制和审核检查。

施工

总承包单位开始动工,组织分包单位参建,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验收标准,完成建设任务。

验收

完成全面的建设工作后,总包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建设单位审核验收报告并进行实地检查,决定验收建筑是否合格。

总包模式的利弊

利益

建筑企业总包模式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优势明显,减少了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分散化,提高了建筑物品质与竞争力。

弊端

建筑总包模式下,总承包单位行权过大,对分包单位控制能力强,分包单位合法权益受损较大;一旦总承包单违规行为出现,分包单位承受风险的难度和代价将增加。

建筑企业总包模式作为建筑领域的一种高效完整的管理体系,其在施工严格监管、资源配置优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由于对下属分包单位控制因素,需要注意分包单位的合法权益,权益确保合法性,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需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提高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水平,为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真正达到客户的满意度。

声明:您下载的是此内容的电子档,本站仅提供免费下载服务,不对下载内容质量做任何承诺,有疑问可以联系客服。该内容系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以上数据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合而成,仅供用户参考。建议您使用前再次确认数据真实准确性,您的任何决策由您自行承担风险。免费咨询入口

相关合同、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