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推进,建筑业也逐步实行了营改增。而在建筑业的实际操作中,分包商和施工总承包商经常会遇到一些差额纳税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差额纳税,分包商和总承包商该如何进行差额纳税呢?下面就和大家一块儿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营改增差额纳税?
差额纳税是针对增值税纳税人的纳税方式,即纳税人按照销售额缴纳增值税,减去进项税额后的税额,就是差额部分。由于营改增后,所有的建筑工程均属于应税行为,因此分包商和总承包商之间的纳税方式也就变成了差额纳税。
分包商如何进行差额纳税?
作为建筑业分包商,其纳税的第一步就是要将自己的分包额与合同价额进行核对,确认自己的分包额。
第二步,分包商需要向总承包商提供发票或销售凭证,由总承包商按照实际的销售额开具发票,同时在发票中注明总承包费用和分包费用的明细。
第三步,分包商需要向总承包商提供自己的分包税率以及进项税额,总承包商也需要向分包商提供相应的采购税率和进项税额。
最后一步,分包商需要按照实际的销售额减去自己的进项税额,然后按照分包税率计算出应纳增值税,再扣除从总承包商处获得的扣税凭证,就是分包商的实际应缴税额。
总承包商如何进行差额纳税?
总承包商的处理流程基本和分包商相同。第一步,需要核对合同价额和分包费用,确认分包商的分包额。第二步,按照实际销售额开具发票,并写明总承包费用和分包费用的明细。第三步,对于采购的材料和服务,总承包商需要按照自己的采购税率计算进项税额,同时需要给分包商提供所开具的发票。最后,总承包商需要根据实际的销售额减去进项税额,按照总承包税率计算出应纳增值税,扣除掉从分包商处获得的扣税凭证,得出自己的实际应缴税额。
如何减少差额纳税?
对于建筑业分包商和总承包商来说,如果想减少差额纳税,更好的办法就是掌握好进项税的计算方法。及时开具发票和保留有效的采购凭证,可以降低自己的进项税率,从而减少应缴纳的差额部分。
分包商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和调整自己的成本结构,使得自己的分包额合理,进而降低差额纳税的金额。
建筑业分包差额纳税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分包商和总承包商共同来完成。只有掌握好进项税的计算方法以及合理安排自己的成本结构,才能减少差额纳税的金额,从而加强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