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建筑物配色规范始于2008年,旨在规范鼓楼历史文化区内的建筑物外观色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鼓楼历史文化风貌。迄今为止,鼓楼建筑物配色规范已经历两次修订,较新的规范已于2021年颁布实施。本文将详细介绍鼓楼建筑物配色规范较新内容。
一、配色原则
鼓楼建筑物配色原则以传承鼓楼历史文化风貌,提高历史文化区形象为根本。同时,也需兼顾建筑功能、美观度和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因素。
具体而言,鼓楼建筑物配色应遵循以下原则:
保持历史文化区风貌。建筑物外观色彩应符合鼓楼历史文化区的整体色调和氛围,严格控制亮度和色度。
科学合理搭配。建筑物外墙、屋顶和门窗的颜色应科学搭配,相互协调,保持整体和谐美感。
强化区分和表现。建筑物应根据用途和功能分类设计配色,鲜明地展现功能、界面、空间层次和特色。
节能环保理念。选取色彩应搭配环保材料,能够增强建筑物的防水、隔热、隔音、耐候等性能,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二、基本配色方案
鼓楼建筑物配色基本配色方案主要基于传统文化元素,并根据地域、历史、文化的差异设计多套方案,满足不同建筑物、不同地区的需要。
基本配色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色调。主色调应选取传统文化的代表色,并根据建筑物用途和功能合理选取。
副色调。副色调应选取与主色调搭配协调的颜色,丰富建筑物的外观效果。
顶部颜色。建筑物屋顶颜色应与建筑物主体颜色搭配协调,可以用彩瓦、彩钢板等材料使其显得更具美感。
窗户颜色。窗户颜色应与建筑物主体颜色搭配协调,在保障室内采光的同时,美观大方。
三、管控标准
鼓楼建筑物配色规范较新版本对建筑物外观色彩进行了详细的管控标准,确保各项规定得到严格执行。管控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亮度。建筑物外墙、墙角顶、屋面、门窗等外观部分亮度应严格控制在50%以内。
色度。建筑物墙面外观颜色应该与区域整体色调搭配协调,经典建筑应以浅灰或白色为主,传统建筑应以灰、黑、红、黄等颜色为主,创新建筑应依据功能和用途选取色彩。
底层配色。在保证建筑物整体配色的基础上,建筑物底层外墙可适当增加深色系配色,并采用石材等材料强化区域文化特色,提升建筑物文化内涵。
保护修缮。鼓楼建筑物配色规范强调建筑物外观色彩长期稳定性,建筑物近期进行的保护、修缮,应按照规范要求采用与原有色彩相一致的配色方案。
鼓楼建筑物配色规范较新版本完善了管控标准和配色方案,保护文化遗产,传承鼓楼历史文化风貌。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保护中,要严格执行鼓楼建筑物配色规范,不断改进和完善,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和利用,为鼓楼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