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对于建筑师来说,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将传统建筑语言与现代设计技术融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单体化设计。本文将从规范以及实际案例出发,探讨仿古建筑单体化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一、规范的要求
1. 总体原则
仿古建筑单体化设计要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色以及建筑的文化内涵,符合建筑美学、建筑机能、建筑安全、建筑经济和环境适应性要求。
2. 建筑风格
仿古建筑单体化设计所借鉴的建筑风格要符合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特点,不得仿效外国的建筑风格或别处的地方风貌。
3. 立面纹饰
仿古建筑单体化设计应注重立面的装饰,争取在细节上下功夫,展现出仿古建筑的风格与内涵。同时,在选取立面纹饰时应注意国家有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实际案例
1. 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东馆采用平面设计类似传统文化中“两仪”图案,南侧则模仿明清宫殿式建筑的外观,建筑底部则采用了传统的滑石长城檐夹层式结构。设计既保留了传统建筑风格,又考虑了现代建筑技术,强调建筑的功能和人性化。
2. 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的图书馆设计,延续了传统式样,体现了中华古典文化传承与设计技术创新的完美结合。图书馆以典型中国榫卯结构为主线,整合多个元素,如九天龙柱、九天金钟、双螺旋楼梯等,打造了集现代科技及传统文化艺术于一体的高学术价值、高艺术价值和高经济价值的建筑。
三、实践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1. 避免盲目追求仿古
仿古建筑单体化设计较大的问题,是盲目追求仿古,而忽略了建筑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在实践中,需要注意要注重建筑的功能,不能仅仅为了仿古而仿古。
2.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在保留传统建筑样式的同时,仿古建筑单体化设计需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采用cad技术,先进行仿古建筑的整体设计,以及对立面纹饰的模拟与优化,再根据模拟结果制作出逼真的仿金箔或仿雕塑,确保设计原理的准确和建筑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
仿古建筑单体化设计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是使用技术手段打造的一种美学。细致的雕琢,趋近于完美的特征,使得仿古建筑单体化设计在不断创新的实践中,得以全面展示人们对传统建筑的热爱和执着。只有在规范要求、实践经验以及科技手段的综合应用下,仿古建筑单体化设计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成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