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宅建筑施工期间,外围防护扮演重要的角色。施工过程中,不仅会产生粉尘、噪音、振动等环境污染,还存在高处坠落、墙体倒塌、材料掉落等安全隐患。因此,对施工现场采取外围防护措施是保障施工场所、周围居民人身财务安全的必要手段。
外围防护规范有哪些?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环境和居民的安全,相关部门针对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制定了一系列的外围防护规范,包括:
- 搭设足够高度的足够数量的安全网和脚手架,保护周围居民和过路人;
- 在施工场所周边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行人施工现场的存在;
- 用防护栏杆包围施工区域边缘,防止坠落安全事故;
- 清理及时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及材料,避免造成视觉和空气上的污染。
如何平衡安全与预算?
虽然采取外围防护措施能够避免很多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但却是施工预算中不可忽略的一项。那么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节约费用呢?以下是一些方法:
- 选取高质量的材料,维护和保养,能够保证其长期、有效的使用;
-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安全措施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 选取性价比高的外围防护设施,如在搭设防护网时,可以选取承载能力更好的HDPE防护网,而不是一些质量稍差的防护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外围防护费用借鉴
根据实际的感受,外围防护费用是相对较高的,具体费用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外围防护费用(均为借鉴价):
- 搭设安全网:30-50元/平方米;
- 设置警示标志:每个5-10元;
- 设置防护栏杆:每个80-120元;
- 清理垃圾:根据清理量而定。
住宅建筑施工外围防护规范十分重要,旨在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防止环境污染。虽然外围防护措施费用较高,但可以通过采用高品质材料、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以及选取性价比高的设备等方式来控制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