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建筑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一个建筑物的质量、安全、舒适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规范的实施情况。
国家建筑行业标准-建筑规范(以下简称国标)是我国针对建筑行业颁布的必须遵守的文件标准。它规定了在建筑设计、施工与验收(交付)过程中,所需遵守的各项安全、卫生、质量等方面的规范。
基础
地基处理
国标规定,地基处理应根据地质条件与建筑设计要求,确定地基处理方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夯实、灌注、吹填、振捣和加固。
- 夯实法:主要用于土质坚实、排水良好,并且夯实深度不超过1.5m的地基处理。
- 灌注法:适用于需要在较深处夯实,如桩基坑或平衡沉降压实。
- 吹填法:在地基原有土层上挖下1-1.5m的浅基础,然后采用高压风机把土与水泥和灰粉混合物喷到原有土层上,利用冲击力把土层压缩。
- 振捣法:利用机械振动锤进行地基处理。
- 加固法:采用加固土体、加固地基、加固建筑物的方式来改善地基条件。
以上处理方案需要根据具体事项选取,而对于不同处理方案可能有大致不同的费用。
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是地基处理后最重要的步骤,主要包括地下基础与地上基础两个部分。其详细施工流程、安全要求、质量要求均有明确规定。
基础施工的具体费用取决于其机械设备费用、人工费、辅助材料费、配合比及其施工环境等因素。
主体结构
结构设计
国标对于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非常严格。建筑物要满足其预定的设计目标,需要进行力学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建筑物的设计质量及施工质量都取决于结构设计的方案是否合理有效、安全可靠。
设计费用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要求和所需的设计工作量等方面的因素而定。
施工材料
结构的施工需要用到各种建筑材料,如砖、混凝土、钢筋等。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国标对这些材料的控制和要求都非常严格。
对于材料的购买,其费用主要取决于市场费用和质量等方面的因素。
施工工艺
在进行建筑工程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需要有详细的施工方案。易错过的细节、生产安全措施等均需要在施工方案中考虑到。
施工工艺方案可根据工期要求、主体结构的构造形式等情况,并结合当地施工实践经验综合设计制定,其费用主要由施工方案确定。
屋顶与外墙
屋面设计
屋面的设计应满足保温、外防水、内防潮、消声降韵、美观等要求。
其具体方案费用主要包括屋面材料的费用、设计费、人工费、保温材料费等,费用不固定,需根据具体项目市场费用而定。
外墙设计
外墙的设计应同时满足保温、隔音、隔热、防潮、通风、节能等要求。
外墙设计费用主要包括设计费、人工费和建筑材料费,材料费的费用因材料种类不同而不同。
室内设计
隔断设计
在一般住宅或是商业楼宇的室内设计当中,常常需要根据使用要求进行隔断墙的设置。该隔断壁的材料及高度、隔音、装饰等方面均有一系列规范。
隔断设计费用主要涉及建筑材料费、设计费、人工费等因素,费用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地区差异较大。
装修设计
装修设计除了普适需求如美观、环保、人性化之外,亦需满足特殊需求比如防火、防盗等等。同时还需考虑施工的石膏板、门窗、满堂灯、壁纸的安装等步骤规范。
装修设计费用常涉及设计费、装修材料费、人工费等,细节方案不同费用也有区别。
验收
验收标准
建筑工程验收是指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方案和有关规定进行自检、相互检查和交底后,经业主代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或验收机构现场检查合格,经批准后,方可交付使用。
建筑验收费用为工程的总投资的3%左右,费用高低取决于具体工程的复杂度、验收标准、验收机构等多种因素。
合格证书
建筑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提出关于结构抗震、防水、抗渗、保温、采光等方面的相关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施工方正式向建设单位提交完工报告,同时还要提交验收可行性分析、工程完好性评价及各种表格、证明文件。
合格证书办理费用为1000元至2000元不等。
本文简介了国标建筑规范下建筑流程中的各个步骤,从住宅地基处理,到室内设计,再到验收合格整个过程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各项构成也是因为各种具体的因素而费用有明显的区别。
重视规范,才能保证建筑质量;并且在选取专业机构、材料等方面也需特别留意。相信只有严格遵守国标规范,加上一定的应用技能与创新精神,才能够创造出质量优良、安全可靠、环保节能且美观大方的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