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井下环境复杂,火灾隐患多,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制定和严格执行矿山井下防火规范,对于保障井下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本文将全面阐述矿山井下防火规范的内容和要求,为矿业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术语定义
矿井火灾:指发生在矿井范围内,并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危害的火灾。
矿井防爆:指采取措施,防止矿井内可燃性气体、粉尘等物质发生爆炸。
矿井防火:指采取措施,防止矿井内发生火灾,或在发生火灾时及时扑灭,较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规范内容
1. 井下火灾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火源:禁止在井下携带或使用明火、吸烟、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加强电气设备管理:定期检查电气线路、设备,及时排除故障,防止电气火灾。
控制可燃物:及时清理井下可燃物,如木材、纸张、油脂等。
配备消防器材:在井下关键部位设置灭火器、水枪等消防器材,确保随时可以扑灭初起火灾。
2. 井下防爆措施
严格控制甲烷浓度:实时监测井下甲烷浓度,一旦超标,立即采取措施稀释或抽排。
采用防爆电气设备:在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使用符合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
控制粉尘:采取洒水、喷雾等措施,降低井下粉尘浓度,防止粉尘爆炸。
3. 井下防火组织和管理
建立防火组织:成立由矿长负责的防火领导小组,制定防火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防火职责。
定期培训:对井下人员进行防火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防火检查: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4. 井下火灾扑救措施
及时报警:发现火灾后,立即通过报警装置或其他方式报告。
组织疏散:引导井下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地点。
切断火源:切断火灾区域的电源、通风等,较大限度地控制火势蔓延。
扑救火灾:使用灭火器、水枪等消防器材扑灭初起火灾。
水封灭火:对于大面积火灾,可采取水封灭火措施,用水淹没火灾区域,窒息火势。
5. 井下火灾应急预案
制定预案:根据矿井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井下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人员分工。
定期演练:定期组织井下火灾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人员的应急能力。
矿山井下防火规范是保障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通过严格执行规范中各项要求,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井下火灾,较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业企业和从业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井下防火工作,切实履行防火职责,共同维护井下安全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