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废弃物产生了严峻的环保问题。弃土场作为废弃物处置的重要设施,其科学设计和规范管理对于保障生态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弃土场设计规范,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助力相关从业者设计出符合标准、安全环保的弃土场。
弃土场定义与分类
定义:弃土场是指用于处置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等非危险废弃物的场所,具有固定的边界和设施。
分类:根据废弃物特性和处置方式,弃土场可分为以下类型:
- 填埋型弃土场:将废弃物直接填埋在地表以下,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 堆存型弃土场:将废弃物堆放在地表,不进行填埋,主要用于建筑垃圾等惰性废弃物的处置。
- 综合型弃土场:同时具备填埋和堆存功能,可处置不同类型的废弃物。
弃土场设计规范
弃土场设计规范旨在确保弃土场的安全、环保和高效运行。以下为主要规范:
选址要求
- 远离居民区、水源地、重要生态区等敏感区域。
- 地质条件稳定,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
- 地下水位较低,避免废弃物渗滤液污染地下水。
场地设计
- 场界围栏:设置围栏或绿化带,防止非法倾倒和人员擅自进入。
- 场内道路:规划合理的路网,方便运输车辆进出。
- 排水系统:设置排水沟渠和集水池,及时排放雨水和废弃物渗滤液。
- 防渗系统:对填埋型弃土场设置防渗层,防止渗滤液污染环境。
废弃物处置工艺
- 填埋作业:严格按照填埋工艺要求,分层填埋、压实,控制填埋高度和坡度。
- 堆存管理:对堆存废弃物进行分类堆放,定期覆盖和压实,防止扬尘和污染。
- 渗滤液处理:收集废弃物渗滤液,通过处理设施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
- 气体收集与利用:填埋型弃土场产生的沼气可收集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环境监测
- 地下水监测:定期监测地下水水位、水质,防止渗滤液污染地下水。
- 大气环境监测:监测扬尘、臭气等大气污染物,确保环境质量达标。
- 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弃土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弃土场管理与运营
- 废弃物分类接收:严格按照分类目录接收废弃物,拒绝接收危险废弃物和禁运废弃物。
- 日常运营管理: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定期巡查、维护设施设备,确保安全高效运行。
-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如火灾、渗滤液泄漏等。
- 关闭与复垦:弃土场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应采取措施关闭并进行生态复垦,恢复土地利用价值。
弃土场设计规范是保障废弃物安全处置、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据。通过遵循规范要求,设计和运营符合标准的弃土场,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相关从业者应深入理解弃土场设计规范,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共同构建安全环保的废弃物处置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