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扶贫惠民工程,旨在解决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出行困难的问题,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确保“村村通”工程建设质量,国家制定了《村村通建筑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村村通”建设的道路、桥梁、渡口等工程项目提出了技术要求和规范。
适用范围
《规范》适用于农村公路、桥梁和渡口建设工程,包括新改建、扩建和养护工程。
技术要求
1. 道路
路线选取:应避开地震、地质灾害、水患等危险地段,并尽可能利用现有道路。
路基:应采用压实良好的土石方材料,路基宽度、高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路面: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碎石等材料,表面应平整、防滑。
排水系统:应设置排水沟、涵洞等排水设施,以确保道路排水畅通。
2. 桥梁
选址:应选取桥址地质条件良好、水流平稳的河道。
桥型:应根据河流宽度、流量等因素选取合适的桥型。
结构: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钢结构或木结构等材料,结构应安全可靠。
荷载:应考虑车辆荷载、人行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因素。
3. 渡口
选址:应选取河道宽阔、水流平稳、两岸地势平坦的渡口。
渡船:应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机动或非机动渡船。
渡口设施:应设置渡口码头、引桥、护岸等设施,以确保渡口安全、便捷。
规范要求
1. 设计
设计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设计文件应符合《规范》要求。
设计文件应包括工程概况、路线图、平面图、纵断面图、结构图、排水系统图等内容。
2. 施工
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
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进行,并接受质量监督。
施工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公众安全。
3. 验收
工程完工后,应进行验收,验收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验收应包括外观检查、实测复测、荷载试验等内容。
验收合格的工程方可交付使用。
4. 养护
工程交付使用后,应定期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安全、畅通。
养护工作应包括路面修补、桥梁检修、渡口设施维护等内容。
监督管理
地方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村村通”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包括:
资质审查: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资质审查。
设计审核:审核设计文件,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监督: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验收评定:组织工程验收,评定验收结果。
养护管理:监督工程养护工作,确保工程安全、畅通。
意义
《村村通建筑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村村通”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工程安全、畅通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统一技术标准、规范施工流程,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保障农村群众出行安全。同时,《规范》的实施也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工程建设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