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建筑经营许可证怎么办

什么是建筑经营许可证?

建筑经营许可证是指建筑业企业合法经营的凭证,是国家建筑管理部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建筑企业必须取得建筑经营许可证方可从事建筑业务。

建筑经营许可证的种类

近来建筑经营许可证分为三种: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证书、建筑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证书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建筑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分为AAA级、AA级、A级三个等级。

建筑经营许可证的办理流程

建筑经营许可证的办理分为申请、审核、发证三个阶段。

1.申请阶段

申请人首先需要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进行“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操作,并进行营业执照的注册。注册后,申请人需要提供企业注册登记证、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开业手续。获取营业执照后,申请人需到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进行书面申请,同时提供相关材料。

2.审核阶段

申请人提交申请后,建设主管部门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查合格后由建设主管部门出具书面通知,给予行政许可。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许可证的发证单位为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和建筑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发证单位为建设主管部门。

3.发证阶段

经审核通过后,建设主管部门将在书面通知中明确许可的条件、范围、期限等,颁发建筑经营许可证,完成建筑经营许可证的发证手续。

建筑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

建筑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1~3年,不同等级的建筑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不同。特级施工总承包资质证书、特级企业资质证书、AAA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有效期限均为3年。

建筑经营许可证的扩大范围

建筑经营许可证只能在证明的项目范围内从事建筑业务,若要扩大建筑经营许可证的业务范围,需重新申请。

建筑经营许可证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筑经营许可证的管理、使用、监督均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建筑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

主要相关法律法规有:《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

建筑经营许可证是建筑企业合法经营的凭证,是国家建筑管理部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建筑企业必须取得建筑经营许可证方可从事建筑业务。建筑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办理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建筑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在1~3年之间,不同等级的许可证有效期限不同。建筑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上一篇:绿色建筑谁认定资质了呢【绿色建筑谁认定资质好的】
下一篇:快速做建筑模型软件哪个好(建筑模型快速扫描软件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