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防止扬尘,守护城市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然而随之而来的扬尘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身心健康。为有效控制市政工程扬尘污染,守护城市蓝天,共建绿色家园,本文将从扬尘危害、防治措施、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 市政工程扬尘的危害
市政工程扬尘是指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可吸入颗粒物,主要包括:
施工扬尘: 场地平整、土方开挖、材料运输、房屋拆除等环节产生的尘土。
道路扬尘: 道路施工、路面破损、车辆行驶等产生的尘土。
堆场扬尘: 建筑材料、工程渣土等露天堆放产生的尘土。
这些扬尘颗粒物不仅会 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城市景观,还会 危害人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甚至增加患癌风险。扬尘还会 污染水体、土壤,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 市政工程扬尘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市政工程扬尘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源头控制,减少扬尘产生
1. 优化施工方案: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工序,尽量避开不利气象条件,减少扬尘产生。
2. 推广绿色施工技术: 采用装配式建筑、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新型技术,减少现场作业量,降低扬尘污染。
3. 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对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如水泥、沙石等,采取密闭运输、覆盖存储等措施,防止扬尘扩散。
4. 及时清运工程渣土: 设置专门的渣土运输车辆和路线,及时清运工程渣土,并采取密闭运输、覆盖措施,防止沿途抛洒滴漏。
(二) 过程控制,抑制扬尘扩散
1. 设置施工围挡: 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高度不低于 2 米的封闭围挡,并保持围挡完整、稳定,防止扬尘外溢。
2. 硬化施工道路: 对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并定期洒水抑尘,减少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
3. 湿法作业降尘: 对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如土方开挖、路面破碎等,采取湿法作业方式,有效降低扬尘产生量。
4. 喷淋降尘系统: 在施工现场安装喷淋降尘系统,定期对作业面、堆场等进行喷淋降尘,抑制扬尘扩散。
5. 雾炮机降尘: 在扬尘污染严重区域,使用雾炮机进行喷雾降尘,有效降低空气中颗粒物浓度。
(三) 末端治理,净化空气环境
1. 加强道路清扫保洁: 对城市道路进行定期清扫保洁,及时清理路面尘土和垃圾,减少二次扬尘。
2. 绿化降尘: 在城市道路两侧和施工场地周边进行绿化,利用植物吸附和阻挡作用,减少扬尘污染。
3. 空气净化设备: 在扬尘污染严重区域,可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净化空气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三、 市政工程扬尘防治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实施扬尘防治措施,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一) 责任落实制度
1. 明确责任主体: 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责任,建立健全扬尘防治责任体系。
2. 签订责任书: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扬尘防治责任书,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3. 责任追究制度: 对未按规定落实扬尘防治措施,造成扬尘污染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
(二) 监督检查制度
1. 建立巡查制度: 相关部门定期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巡查,督促各方落实扬尘防治措施。
2. 设立举报电话: 公布扬尘污染举报电话,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信息公开制度: 定期公开市政工程扬尘防治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三) 科技监管手段
1. 视频监控系统: 在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扬尘污染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 扬尘在线监测: 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并与相关部门联网,实现数据共享和预警预报。
市政工程扬尘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只有不断完善扬尘防治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才能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守护城市蓝天,共建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