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有技术指标政府采购,解读与应用
一、什么是特有技术指标政府采购?
特有技术指标政府采购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根据自身特定需求,对采购标的的功能、性能、技术参数等方面提出特殊要求,并将其作为评审供应商资格条件和确定成交供应商的重要依据的一种采购方式。
二、特有技术指标政府采购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特有技术指标政府采购适用于以下情形:
采购项目具有特殊性,需要采用特定技术才能满足采购需求。
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无法满足采购需求。
采购人需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
三、 特有技术指标政府采购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并未对“特有技术指标”进行明确界定,但相关条款为特有技术指标政府采购提供了法律依据: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招标文件中可以要求投标人提交货物设计方案、服务方案,并作为评审因素。”
四、 特有技术指标政府采购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特有技术指标政府采购的操作流程与一般政府采购流程基本一致,但需要注意以下环节:
1. 需求确定阶段: 采购人需充分论证项目需求,明确特有技术指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确保指标清晰、客观、可量化。
2. 采购文件编制阶段: 采购文件中需明确说明特有技术指标的具体内容、评审标准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和证明文件。
3. 供应商响应阶段: 供应商需根据采购文件要求提供满足特有技术指标的证明材料,如技术方案、检测报告、专利证书等。
4. 评审阶段: 评审委员会需对供应商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采购文件中设定的评审标准和方法进行评审,确保评审过程公平、公正。
五、 特有技术指标政府采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合法合规: 特有技术指标的设定应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得设置排斥、限制竞争的条款。
科学合理: 特有技术指标的设定应基于项目实际需求,并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论证,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公开透明: 特有技术指标的设定应公开透明,采购文件需对指标的具体内容、评审标准和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公平公正: 评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采购文件中设定的评审标准和方法进行评审,确保评审过程公平、公正。
六、 特有技术指标政府采购案例分析
案例: 某市政府拟采购一批新能源公交车,为提升城市形象,该市政府在采购文件中要求新能源公交车的外观设计需体现城市特色,并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评审指标。
分析: 在本案例中,该市政府根据自身需求,将新能源公交车的外观设计作为一项特有技术指标,并将其纳入评审范围,体现了政府采购需求导向的原则。但需要注意的是,该市政府在设定该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市场供给情况,避免指标设置过高导致供应商无法响应,影响采购效率。
特有技术指标政府采购是满足特殊采购需求的重要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政府采购人和供应商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推动特有技术指标政府采购规范化、科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