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公路项目建设,路网升级,助力发展
泸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交通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公路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围绕泸州公路项目建设情况、主要成就、存在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 泸州公路项目建设情况概述
泸州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是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区域中心城市,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路交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工程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公路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 项目建设目标明确,规划带领有力
泸州市制定了《泸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公路交通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0公里以上,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 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有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泸州市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同时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公路建设资金。全市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为公路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3. 项目建设管理规范有序,工程质量稳步提升
泸州市严格执行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制度,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同时,积极推行“四新技术”应用,不断提升公路建设科技含量。
二、 泸州公路项目建设主要成就
经过多年的努力,泸州市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路网结构不断优化,通达能力大幅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1. 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泸州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相继建成通车了纳黔高速、叙古高速、宜泸渝高速、成自泸高速等一批重点项目,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近来,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0公里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2. 普通国省道建设稳步推进
泸州市不断加大对普通国省道的改造力度,提升路况水平,提高通行能力。G353线泸州过境公路、S307线泸县云龙机场至隆昌界段改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通车,有效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
3. 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
泸州市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近来,全市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实现通沥青路或水泥路,农村公路通畅水平明显提高。
三、 泸州公路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泸州市公路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资金压力依然较大
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泸州市公路建设资金筹措难度加大,部分项目存在资金缺口,制约了项目建设进度。
2. 项目建设用地保障难度加大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公路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获取难度加大,部分项目存在“落地难”问题。
3. 生态环保约束不断增强
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公路项目建设环评审批更加严格,部分项目因生态环保问题难以落地实施。
4. 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道路交通安全压力持续加大,特别是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事故多发易发。
四、 泸州公路项目建设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泸州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前十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泸州提供坚强交通保障。
1. 坚持规划带领,优化路网结构
泸州市将继续完善公路交通规划体系,科学谋划公路项目布局,优化路网结构,构建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支撑、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公路网络体系。
2. 坚持创新驱动,提升建设管理水平
泸州市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升公路建设科技含量。同时,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3.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泸州市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公路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较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泸州市将不断完善公路交通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路网升级,助力发展。泸州市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公路项目建设,为加快建设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开放重要门户贡献力量。